丘琦欣

Languages:
中文 /// English
圖片:李問/臉書
編輯:William Tsai

《破土》在12月13日訪問了民進黨連江縣立委參選人李問,以下為訪談內容。

丘琦欣(以下簡稱丘):首先,可以向還不認識你的讀者介紹一下你自己嗎?

李問(以下簡稱李):我叫李問,Wen Lii,今年三十歲。我現在是民進黨提名的馬祖區域立法委員參選人。這是我第一次參選,所以我也算是新人參政、青年參政。我過去的一些經歷,包括在英文報紙Taipei Times(台北時報)擔任記者,也有在民進黨和政府部門做一些外交和國防政策的研究,以及在民進黨國際事務部,那時主要是做東南亞的議題。也因此,除了從事過英文方面的國際聯繫之外,也有去學習印尼文,接觸很多印尼和馬來西亞的朋友。後來在總統府國安會專攻國防的議題,也待過其他幾個智庫單位。最近一個職位是在民進黨擔任發言人,屬於發言人群當中的其中一位。到了今年九月宣布參選馬祖的立委。

圖片:李問/臉書

丘:那麼,為什麼會決定今年參選呢?

李:這次,其實馬祖對於民進黨來說,確實是非常艱困的選區,例如蔡英文總統在2016年的時候,只有拿到16%的選票。民進黨也相隔滿長的一段時間沒有在馬祖提名立委候選人。但是我參選的時候,我的第一個想法是說:希望民進黨不放棄爭取任何一位選民的支持,希望我們的政策可以保護兩千三百萬人,不放棄爭取每一個人的權益,保護每一個人的安全與生計。所以也是一種宣示的決心,就是希望,不論是任何政黨,就算在傳統上好像比較深藍的選區,我們的政黨───民進黨,也不會放棄給離島的居民最好的建設跟最好的照顧。

還有一個理念是我不斷強調的,叫做「臺澎金馬團結一心」。這個理念的內涵就是:我們的國家由不同的族群、不同的語言跟不同歷史背景的人所組成,但是大家都共同支持我們所擁有的民主制度,也希望維持一個公開透明運作的政府。所以像是馬祖而言,它傳統上是屬於閩東文化,閩東文化跟臺灣、金門或澎湖主流的閩南文化相當不一樣,甚至你可以說閩東文化會比較靠近福州,在文化上跟福州可能比較相似。但是我不斷地在思考的是:讓我們的國家團結起來的因素是什麼?顯然,中華民國並不需求去訴求我們是一個文化上很同質性的國家;我們有各種不同文化,我們有多元的原住民文化、有東南亞文化、有閩南文化,也有閩東文化,然後也有很多人認同中華文化、國旗、中華民國的這些歷史傳統,這些都是我們國家的組成元素,但這不應該成為一個單一的訴求。所以讓我們的國家團結起來的價值,應該是民主制度,以及過去每個地方爭取民主自由的歷程,例如臺灣過去有黨外運動,但金門、馬祖其實戒嚴時期比臺灣更久——金門、馬祖直到1992年才解嚴,所謂「解除戰地政務」。所以金門、馬祖過去也有民主前輩,在幫當地民眾爭取各自的權益,跟臺灣還是有許多相似之處,這可以做為讓大家凝聚在一起的根基。

丘:你覺得這次的選舉跟過去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像是在兩岸或是國內議題上。

李:除了議題之外,先講整體氣氛。這次選舉,因為馬祖確實是一個民進黨沒有傳統優勢,甚至沒有任何基本盤的地方,所以,我會說:這樣的特殊條件,會激發我們的創意,激發我們去想新的論述。所以很多層次上,馬祖是一個創意實驗室跟政策實驗室。我甚至希望,馬祖成為我們全國的創意引擎。

圖片:李問/臉書

在發揮創意這一點上面,我覺得我們已經算成功一半了,因為我們開始在馬祖揹氣球,我在每個島嶼走路揹氣球。那時候,九月的兩個禮拜內,我就把每個島都走路繞完一圈,這樣加起來大概68公里。因為馬祖主要有住人的島嶼是五個島,要把五個島走完一圈就是68公里。氣球那時候的想法,其實也是因為我們要用最少的資源發揮最大的宣傳效果,馬祖本身的旅遊方式也適合用走路的。後來有許多不同的候選人跟不同政黨也跟著我們一起揹氣球,現在應該已經有十幾、二十個候選人都在揹氣球了,所以我們算是發揮到了一個宣傳效果,在創意引擎這個角色上,發揮到一定的作用。這種創意,例如氣球或是揹淡菜、淡菜裝,揹淡菜殼,都是在用比較幽默的方式去行銷馬祖的特產跟食物。

但是除了這種造型上的創意之外,其實論述上我們也不斷地去思考革新。例如,我們在文宣上常常都有雙旗並列,雙旗並列就是包括中華民國旗跟有時是民進黨旗、有時是我做的這面綠色的馬祖旗幟,就是利用民進黨的十字元素,但是中間的地圖不是臺灣,而是馬祖,讓它有地方文化特色。由於馬祖有過去的戰地背景,處處可以看到國旗,很多軍事標語,因此大家非常認同「軍民一家」,跟國軍的緊密關係,以及對中華民國的認同很強烈。其實這也會讓我們回過頭來思考:民進黨要如何詮釋這面國旗?是不是只有國民黨可以使用這面國旗?如果民進黨想要用國旗,讓國旗更常出現在我們的文宣中,那麼,我們的詮釋又跟國民黨有什麼不同?所以,像對我個人來說,我覺得國旗代表的是國軍在捍衛主權、抵禦極權統治,例如我當兵的時候,我們的部隊就使用這面國旗,所以它是一個守護主權的概念。國旗不應該被任何一個政黨或候選人給壟斷,也並不是韓國瑜個人的標誌。

雙旗並列這個很有趣,因為我的文宣上常常出現雙旗並列,連名片上都有。後來有一次,卓榮泰主席看到之後,他就給我一個徽章;他說這個徽章是從他的儲藏室裡拿出來的,是2004年陳水扁總統第二次就職時所做的就職典禮徽章,就是希望把能夠兼顧中華民國主權的符號跟民進黨旗的傳統並列在一起。所以,民進黨並不是沒有做過這樣的嘗試,只是看我們要怎樣更豐富它的內涵。

圖片:李問/臉書

丘:那你覺得,對馬祖的選民來講有哪些重要的議題?你自己又強調哪些議題?

李:馬祖傳統上非常重視交通議題。因為畢竟是離島,許多重要的資源,不管是求學、就業,大家會需要到臺灣來。馬祖很有趣:它當然離中國大陸相當的近,但主要的資源,像是建設的資源,其實是來自臺灣——交通建設、醫療資源,都主要來自臺灣。有點像是,馬祖跟福州或其他大陸相近的地區是生活共同體,但是跟臺灣是命運共同體。可以說是⋯⋯我不知道這個英文上會怎樣講,但我們可以想一想。Community of Life?

丘:或許是 shared destiny(命運共同體)?參照班尼迪克特·安德森之類的。

李:哦!Shared destiny——shared communities(社群共同體)、communities of destiny(命運相連的社群)諸如此類的。所以馬祖跟臺灣的交通當然非常重要,內部的島際交通也很重要。過去幾年,其實民進黨政府也對馬祖的交通投注了相當多的資源,像是兩個主要島嶼南竿跟北竿之間的橋樑,叫做「南北竿大橋」。這座橋,馬祖的鄉親期待了十幾年,一直都沒有進展,終於在去年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的時候,核定通過第一年的經費,展開關鍵的第一步,所以才總算開工。另外像今年,蘇貞昌院長任內核定了一艘新船的經費,是一艘往來馬祖跟臺灣的船;這艘新船叫做新臺馬輪,耗資11.4億元的經費,這也是許多馬祖人期待已久的一項計畫。所以不只我一直說,其實很多馬祖人也都會告訴我,民進黨政府對於馬祖的建設或資源其實沒有做得比較少,甚至民進黨政府的執政效能,以及給予馬祖的關注,反而會比國民黨政府時期還要多。只是另外一方面,大家又會覺得民進黨對馬祖不熟悉,民進黨好像沒有把馬祖人當成自己人,或是擔心會有部份民進黨人士想要拋棄金門、馬祖;大家覺得金門、馬祖過去為臺灣犧牲很多,但是當它們遇到危險的時候,民進黨人士又願不願意站出來保護金門、馬祖?所以面對這樣的質疑,我們其實必須繼續努力,爭取大家的支持,甚至從這些投注的資源方面,希望能夠漸漸說服大家:其實民進黨政府是願意投注資源、投注經費,用心地建設和發展馬祖。

圖片:李問/臉書

另一方面,教育議題對馬祖來講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傳統的政治人物卻比較不關心這個領域。馬祖的生育率是全國最高的,馬祖人非常多小孩,非常多小孩;其實當地的學校,教育界的同仁也都很用心。我希望做的是:第一,確保在幼教,或是所謂教保員方面的人才,可以在馬祖——特別是一些比較小的島嶼——可以留下來,不要讓教師人才流動那麼大。所以,不管是地方的層次還是全國議題的層次,我希望爭取教保員的工作待遇提高,才能確保偏鄉地區的教師可以留下來。幼兒津貼這方面,也希望可以配合蔡總統的政策來提高幼兒津貼。另外,我今天才在跟一個NGO協商,叫做「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它在推動的是希望每個地方的公園能夠經過公民參與,更符合小孩的需求,更有地方的特色,甚至可以讓公園本身變成一個觀光景點,讓各地的人們去看地方的公園,去玩公園裡面的遊樂器材。這符合我對於馬祖的構想:一個兒童宜居的島嶼,在教育文化方面更可以投注更多資源。

丘:這次民進黨推出滿多年輕人(包括你自己),你對這有什麼看法?這在臺灣的政治上反映了什麼?

李:其實這就顯示了民進黨是一個願意給年輕人機會、讓年輕人發揮的政黨,以馬祖而言,我覺得特別需要。因為,馬祖大部份傳統的政治人物可能是屬於上一輩的,屬於比較年長的政治人物,他可能不了解現在許多年輕人想要回到馬祖創業、在馬祖養小孩的時候,這些年輕的父母所遇到的問題。再以馬祖的觀光業來講,要行銷馬祖更是需要仰賴年輕人的創意,還有在網路上的長才。或許以產業面向而言,中壯世代會比較熟悉技術,但如果是網路或行銷的面向,其實年輕人會比較多想法跟創意。所以在馬祖,公部門常常都只會反覆地講說:「馬祖有藍眼淚」,藍眼淚是一個觀光的噱頭,大家好像去馬祖就只能看藍眼淚;但是,馬祖其實有很多故事,很多東西可以經過包裝,讓更多人認識。這真的需要仰賴年輕人的力量,但是當過去傳統的政治人物對行銷沒什麼概念時,就又會變成一個惡性循環。

那當然,我希望全國都可以給年輕人更多機會,這分成政治面向跟經濟面向:政治上,讓年輕人有更多公共參與的機會;經濟上,也透過年輕人參政,也可以在產業上讓年輕人有更多發揮空間,讓產業多元化,讓年輕人有更多就業發展契機。

圖片:李問/臉書

丘:最後,對於臺灣讀者跟國際讀者還有什麼想說的呢?

李:馬祖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像我剛剛提到的,是一個激發我們創意、跟激發我們新想法的地方。馬祖也會讓我們重新思考——馬祖會讓我們不斷思考,文化與民主制度之間的關係,或是這兩者之間是否有必然關係。特別是,當有些國家,例如中國,中國政府有時候想要告訴我們,當你認同中國文化或中華文化,這會跟西方的民主自由制度相斥;但是我們從臺灣的經驗或是金門、馬祖的經驗,其實我們還是會遇到非常多選民,他或許熱愛中華文化或認同中華文化,但是他也同時希望擁護民主制度跟維持他的個人權益。但是,這些選民有時候在臺灣傳統的政治光譜中,沒有一個政黨可以提供他做為選擇對象,有時這些選民會覺得民進黨無法代表他的想法,這時候其實也會讓我們去思考民進黨的核心價值:我們是訴諸文化認同,還是訴諸民主價值?如果我們是一個夠包容、夠開闊的政黨,那我們就不該訴諸一個單一的文化價值,而是讓各種不同文化認同的人,包括我剛提到的原住民文化、東南亞文化,或是熱愛中華文化的這些年輕人跟選民,都能夠來支持民進黨。很多選民可能特別喜歡某些文化活動,像是寫書法或是打太極拳,而當他喜歡這些文化活動,對中華文化有認同的時候,反而會對民進黨有疑慮。但是我個人認為這些其實不必然相斥。所以,當我們能夠透過馬祖的選舉跟更多選民溝通,跟更多不論是熱愛中華文化、或是認同中華民國的選民溝通的時候,讓民進黨不斷成為一個更有包容性、屬於全民的政黨,這時候,這些對於文化或民主的想法,甚至可以給其他國家借鏡,跟其他國家所面對的一些不同論述對話。

No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