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m and Television

侯孝賢的《聶隱娘》與左統:侯導由政治遁入美學

侯孝賢終究是一位帶有左統色彩的電影人。因此,侯孝賢在戒嚴時期也參與了抵抗黨國威權,正如我們在《悲情城市》對國民黨的深刻批判,以及侯孝賢身為第一位敢於以電影呈現白色恐怖的電影人,不顧當時解除戒嚴僅僅兩年,仍在野百合學運爆發一年之前,國民黨仍有可能採取報復手段的英勇表現之中所見。但也正因侯孝賢支持與中國終極統一,使得他和台灣的關係自此愛恨交織,以至於在外省人與本省人認同的議題上提出了應受譴責的論斷。我們在《聶隱娘》裡同樣能看出這點。...

無意識旅程:張作驥的《醉‧生夢死》與其抵抗空間

本文要論述的張作驥導演雖然比起侯孝賢—這位或許擁有全台灣最多文化資本的大導演,其新作聶隱娘在尚未上映之前就已經讓所有電影學者、媒體或文化圈為之傾倒。台灣重要的文學雜誌印刻文學甚至於封面冠冕侯孝賢為「三十年來最不討好世界的導演」,其氣勢比起低調的法國大導高達都不遑多讓!—但比起侯孝賢,張作驥的知名度或是在國際影展表現沒有侯孝賢突出。 然而,這位外省第二代導演,其新片《醉‧生夢死》在颱風橫掃全台之際,卻意外的打開觀賞高級藝術電影之外的另一扇窗。《醉‧生夢死》在網路社群、影評、台北電影節皆有佳績。甚至在颱風的狂飆下票房仍有所斬獲。欣喜之餘,在此我想簡單的註解我對此片的初步心得,並且延伸到《醉‧生夢死》如何可以成為一種新形態華語系(sinophone)電影的抗爭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