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延平

Languages:
中文 /// English
圖片:YouTube
編輯:胡景祥

台灣著名的 YouTuber 網紅張志祺,拍了一支有關維根主義(Veganism)的介紹短片,這短片說好聽點的話,是充滿錯誤且非常膚淺;說不好聽的話,是嚴重的誤導。張志祺在台灣是排名前五的 YouTuber,在撰寫本文時,此影片已有超過 12 萬的觀看次數。

張志祺的 YouTube 短片是以影片形式發表的「懶人包」,用於總結新聞事件、爭議、想法和熱門話題的一種流行易解格式。這類型的頻道僅是對主題的介紹,並不深入探討任何想法。然而,這個懶人包有點太懶了,即使以懶人包的低門檻,張志祺對維根主義的觀點介紹還是有很多問題。可能張志祺連閱讀相關主題的維基百科*頁面都沒有做到,他只是以自己的意識形態與偏見為內容,使這個影片成為了一個很好的討論文本。由於影片內容缺乏研究(在這裡說的研究,只是讀一下維基百科──在 Google 中搜索「Veganism」*,會出現在最上方的東西),因為沒有讀基本文章,他只能從主流意識形角度下討論維根主義,他引用的文章也幾乎都是跟他個人一樣反對維根主義的主流觀點。

*在撰寫本文時,我注意到維基百科的英文版和中文版內容有所不同。英文版提供了更加完整的全貌,而中文版卻有很多沒有提供引用來源的反素食資訊。這說明在台灣,主流上仍然對台灣的維根主義缺乏了解,因此維基編輯者們只是使用維基百科頁面來表達自己的觀點。然而張志祺引用的 18 篇文獻中有 13 篇是英文的,因此,實在沒有理由不看一下維基百科英文版。

在整個影片中,從張志祺對概念的曲解可以看出他對純素食主義懷有敵意。然而,在這方面,張志祺並不是單一現象,因為他的觀點是當今社會的常態。該視頻以三位素食者為例開始:阿道夫·希特勒(Adolph Hitler),勒內·笛卡兒(Rene’ Decartes)和班乃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出現希特勒應該就可以知道這個維根主義介紹帶有明顯偏見,而且暗示關維根主義是白人至上主義者或法西斯主義者。其實從多數資料顯示,希特勒並不是素食者。

即使非素食者常以「希特勒是素食主義者!」攻擊維根素食者──頻繁到簡直像是維根素食者的入會儀式──也不能阻止維根素食者持續關注動物福利、環境和健康。事實上,有一本書就戳破了「希特勒是素食主義者」的迷思。而且希特勒的大屠殺完全違反維根主義(或素食主義)的基本原則,因為人類也是動物。就維根素食者關心的核心問題(動物、健康和環境)而言,希特勒是不是素食者顯然不重要。用希特勒侮辱維根主義和攻擊維根素食者根本搞錯方向,這只是主流意識形態合理化與自我辯護的另一個例子。

勒內·笛卡兒(Rene Decartes)作為素食主義者也是個有問題的例子。笛卡兒應該可以說是維根主義者社群裡非常不受歡迎的科學/歷史人物。彼得·辛格(Peter Singer)在其著作《動物解放》中特別指出笛卡兒這位科學家的問題。笛卡兒把動物當作機器,並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對狗進行了活體解剖

「笛卡兒認為動物不過是有機自動機。他主張動物沒有感覺疼痛或情緒的能力,且牠們更類似於機器,而不是生物。在 1600 年代,笛卡兒還將他的理論公開展演。他和他的助手對意識清醒的動物(通常是狗)進行解剖和折磨。當受試動物痛苦地扭動哭嚎時,笛卡兒會告訴旁觀者不用擔心。他堅稱這些動作和聲音只不過是程式化的反應,動物沒有任何真正的痛苦」。

張志祺以兩個非常有問題的「素食主義者」例子開始了他的影片,他可以挑選很多其他的素食主義者。雖然可能只是出於偷懶,但當有更多沒有爭議的素食主義者可以選擇時,巧合似乎不太可能。 例如,為什麼不列出瑪麗·雪萊(Mary Shelley)、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和班乃迪克特·康伯巴奇?

在充滿問題的介紹後,張志祺立刻用雙重意識形態的方式來定義維根主義,即只談論消費行為(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並暗示素食主義者「不是正常的」(肉食主義意識形態):「純素主義者堅稱他們不吃任何與動物有關的食物…甚至蜂蜜。…也會避免使用與剝削動物的產品。 例如不穿皮衣,不觀賞動物馬戲團,不買使用動物實驗的化妝等等。」

儘管張志祺對維根主義的描述並非完全錯誤,但他只是將維根素食者描述為消費者,他並沒有深入解釋為什麼維根素食者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儘管張志祺並不是是唯一這樣想的人,但主流意識形態的運作就是確保多數人僅以符合主流的方式來理解維根主義。只有在資本主義和肉食主義的雙重意識形態下,才會把維根主義單一定義為市場消費者模式中的一個子集。在這裡,為了簡單澄清起見,我將維根主義者定義為拒絕將動物商品化的人(rejection of the commodity status of animals)。另外得說的是,張志祺從一開始就刻意操作,他說維根素食者不吃任何與動物「有關」的食物,這個相當微妙的措辭很容易被忽視。但植物並不是生活在沒有動物的環境裡,而他在影片後半部份卻以此攻擊維根素食者。

影片隨後解釋了當代維根主義的起源是唐納德·沃森(Donald Watson),這只是部分正確。沃森的重要性在於他創立了維根協會(The Vegan Society),並創造了「Vegan」一詞。儘管沃森並不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人物,但他並不是為現代維根主義奠定知識基礎的唯一個人。戒絕吃肉的想法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例如,在希臘神話中,奧菲斯(Orpheus)是古希臘文化中最重要和最受歡迎的人物之一,他是動物愛好者,拒絕吃肉。將現代維根主義視為過去的傳統和現行哲學的高度成就是比較正確的解讀,如畢達哥拉斯,上述的奧菲斯傳統(Orphic tradition),羅馬時期的普魯塔克和塞內卡,啟蒙思想家(如伏爾泰,傑里米·巴淡和伊曼紐·康德)以及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湯姆·雷根(Tom Regan),卡羅·亞當斯(Carol Adams)和梅蘭妮·喬伊(Melanie Joy)等人的當代論述。即使是在「懶人包」的情況下,將豐富的人類傳統全灌注於創造「Vegan」一詞的個人也是不明智的。

圖片:YouTube

然後,影片說明了台灣純素與西方的維根素有何不同。張志祺在這裡解釋說,飲食差異是台灣純素不吃五辛。張志祺在這裡再次展示他受到意識形態影響,他說純素食主義是一種「生活型態」,維根素食者也在食品之外,避免使用其他動物產品。奇怪的是,他聲稱維根素食飲食包括五種飲食類型:生食素(raw vegan),高澱粉低油脂素(high carb low fat vegan),水果素(fruitarian),原始人素(pegan),與免費素(freegan)。而沒有提到最多維根素食者醫學專家提倡的養生飲食:全植物基礎飲食(whole food plant-based diet)。相反的,張志祺決定談論相對不知名和亞類的飲食,甚至包括不算是飲食的免費主義(freeganism)。

免費主義不是一種飲食,因為它的核心哲學是盡可能不要參與資本主義制度,因此,例如,免費主義者可以的話,用佔領的方式得到住所,而不是付房租。免費主義最著名的活動是垃圾箱尋寶(dumpster diving)。我本人每週參加免費主義運動以及垃圾箱尋寶。但是,如果觀看影片,您會發現免費主義者與維根素食者是不同的,因為許多尋獲的報廢食品是動物產品。免費主義者的人數太少,無法進行統計模型的研究,但我可以說根據我個人經驗,我的大多數免費主義者朋友其實不是維根素食者。而且,當維根素食者在垃圾箱中發現大量動物產品時,是非常難過的。畢竟,不僅動物必須忍受巨大痛苦,以及這些產品造成了環境污染之後,動物的肉最終只是垃圾。

然後影片還用階級來批評維根「生活型態」。張志祺首先抨擊公司在其餐廳提供和推廣維根素食產品的做法,因為「製作純素食物的這種原料比肉品便宜很多,但價格能賣得跟肉品差不多」,然後立即自相矛盾地主張只有富裕和中產階級的人才能負擔得起維根素食:「純素潮流反而成了中上階級才能有的選擇」。現在,我們首先應該釐清素食主義者是否只是一種生活型態的觀念。 如果僅從資本主義的角度看待維根主義且一心只想推銷維根相關產品,那答案是肯定的,而這正是張志祺所持的立場。這類似於因為服裝公司爭先生產馬克思主義主題的T卹,所以「左派」只是一種生活型態。

現在,我們可以處理另一個問題:維根主義是基於階級的現象。首先,張志祺的團隊引用來證明純素食主義只是中上層階級現象的文章實際上並沒有提出這樣的主張。文章確實提到素食產品比動物產品更昂貴──很可能張志祺從這裡推斷並擴展到變成維根主義是某種階級鬥爭。所有維根素食者都會面對外來的質疑:素食比肉貴,但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說法,只要去到任何超市或市場,都可以知道蔬菜幾乎總是比肉類便宜。非素食者只是選擇性以特殊產品,例如假肉和品種獨特的蘑菇,然後再聲稱素食飲食昂貴,這又是另一個素食主義者的慣見處境。同樣,如果一個人將肉類飲食改為上述以全植物為基礎的飲食──這也是多位維根素食者醫學專家提倡之最健康的純素飲食──如此在食品上的支出是大大減低。

從世界飢餓的角度來看,張志祺也奇怪地宣稱肉是重要的食物來源,有錢的維根素食者有資源幫助動物,但「營養不足的弱勢人口,卻沒有獲得同等的資源」。張志祺隨後基於「極端依賴動物才能生存的地區」為理由,以沒有畜牧業就無法生存的觀點來捍衛畜牧業。更奇怪的是,張志祺談到一種假設情況,即維根素食者去這樣一個國家與那裡的人面對面,向農民講解不殺動物,不騎馬等。 他說,對方會「感覺很不是滋味」。由於所有說法都基於很詭異的假設,因此這裡的肉食主義和資本主義偏見是不言而喻的,顯然證據或邏輯在此意義不大。

既然談到世界飢餓,眾所周知,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能更有效率地餵飽人們。這並不難理解。因為肉類生產需要種植農作物來餵養動物,然後再將肉冷凍或冷藏;可是我們可以簡單直接地種植農作物供人類食用。此外,雖然確實有些依靠畜牧業的經濟體不可能讓每個人都變成維根素食者。不過讓每個人都立即變成維根素食者這種誇張假設本來就不可能,這種情況太過於幻想。即使想要創建一個「維根世界」,也不可能突然發生,這會導致整個經濟體系都在一夜之間陷入困境。最有可能的假設情況是,讓全球漸進地變為「維根世界」,過程會需要花費數十年甚至幾個世紀的時間,所以時間上來說,經濟體也是可以調整以適應新的生活方式。我必須再次強調,顯而易見的事實被忽略了,而幻想卻被當成嚴肅的論據。張志祺沒有呈現事實,卻表現出他的意識形態偏見。張志祺只需要 Google 搜索「Veganism」一詞並閱讀第一個條目,但他並沒有這樣做。

影片接著主張,植物性食物也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並傷害動物。這不是完全錯誤的,但這裡的明顯問題是張志祺沒有比較植物性食物和動物產品對環境的影響。就碳排放量、用水量和土地使用量而言,即使以張志祺能夠想到的最糟範例,杏仁奶仍比牛奶更環保。張志祺在這裡還談到了杏仁生產中蜜蜂的困境,並以此為例,按照維根的標準,維根素食者不能食用任何需要蜜蜂授粉的農產品。

維根素食者常遇到許多非素食者以自行創造的維根概念,去強行套用在維根素食者身上的奇怪情況。這是很讓人困惑的現象,因為非素食者對成為維根素食者根本完全沒有興趣,但他們卻想對維根素食者強制施行自己制訂的標準。在這裡張志祺就是如此提議維根素食者不應該吃任何需要蜜蜂授粉的農產品:「 …杏仁奶的問題並不是杏仁的專有問題。有許多農產品需要蜜蜂的幫助才能授粉。按照素食者自己的標準,恐怕他們也不能吃這些。事實上杏仁奶這樣的狀況,並非特例,有非常非常多的農作物,也都需要蜜蜂來幫忙工作、授粉,那按照純素主義者的標準,那些農產品恐怕都不能吃」。

杏仁的問題眾所皆知,因此許多維根素食者確實避免食用杏仁奶。 張志祺當時可以就說到這裡,但是提議維根素食者不應該吃任何與動物有關的植物是荒謬的。動植物不是生活在各自獨立的環境中,而是一起演化、相互依存的,動植物需要彼此才可生存。有爭議的植物性食物之一就是無花果,因為母黃蜂會爬入無花果內產卵並死亡,而無花果會分解黃蜂。 無花果需要黃蜂授粉,而黃蜂則需要無花果產卵。

圖片:YouTube

維根素食者之間會就這種共生問題進行辯論,並決定何時才適合食用某些東西。這是飽含專業知識且通常十分灰色地帶的領域,因為必須考慮許多複雜的因果關係。不過顯然,此類辯論和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並不會影響素食主義者的核心價值,即拒絕將動物視為商品,並試圖最大程度地減少動物所受痛苦、環境損害和健康危害。但是對張志祺而言,維根素食者在此問題上的實際立場完全不重要,作為非素食者,他為維根素食者訂出了教條化和不可能的標準。當然,集約化耕作是影響環境的一個實際問題,但是,在這裡張志祺也沒有將植物農業與畜牧業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對比。

張志祺宣稱,維根素食者購買石油產品來代替動物產品,這樣做似乎也不環保。他在這裡談論什麼產品?他沒有詳細說明,但是想到的唯一產品是皮革。Pinatex 和 Mylo 等植物基皮革正變得越來越普遍,而根據 2017 年的一份報告,人造皮革實際上比皮革更加環保。此外,維根素食者比非素食者使用更多塑料的觀點一樣是基於意識形態的偏見而並非現實。例如在今年夏天,板橋有一個無肉市集,組織者規定活動中不得使用一次性塑料容器,顧客必須自帶容器。

張志祺影片結論中說:「要做到百分之百的純素幾乎是完全不可能的!」 當然,這又是根據他自己的意識形態偏見來設定的維根素食主義標準,將維根素食者僅視為消費者,並自行設定一個天馬行空的標準:只要跟動物有關係的食物都不可以吃。

張志祺所說的「維根主義」與現實世界中維根素食者的實際想法和行為幾乎完全不同,好像維根素食者真正的生活方式與想法對他來說根本不重要。更奇怪的是,在影片中,他以極膚淺也極強烈的方式對維根運動進行批評之後,他又自相矛盾地贊同維根主義,建議吃純素食或即使偶爾吃素都好,因為這對動物福利、環境保護和健康是個好的開始。

張志祺這位YouTuber的影響力很大,而維根主義在台灣是一個相對新興的運動,張志祺的影片呈現出他對維根主義的嚴重誤解,這是很可惜的事。幸好,我們只需要快速地在Google上搜尋一下相關資訊,就可以排除該影片所傳達的諸多錯誤。

No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