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延平

Languages:
中文 /// English
圖片:阿紫
編輯:胡景祥

《阿紫》是一部以觀察和訪談為基礎的紀錄片,是以真實電影(Cinéma vérité)的手法製作。這部電影的主要角色是越南新娘阿紫和她的丈夫阿龍。電影對人物的刻畫是直接、誠實的,除了有時會分散注意力的音樂以外,幾乎沒有點綴。而這對夫婦所牽涉的,卻是非常重要的主題,觀眾欣賞此片時,不得不面對這些可能不是很舒服的議題。

關於愛情和婚姻人們普遍接受的概念是,一對夫妻彼此相愛並結婚。 但是,正如我們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證明的那樣,愛與婚姻的概念常常因無數問題而變得複雜。 在《阿紫》這部電影,清楚地表明了這婚姻是在全球化貧困時代之下的經濟婚姻。 阿紫因家人的願望/義務不得不與一個她愛的男友分手而與阿龍結婚,或更準確地說,是拿錢與阿龍結婚。 這部電影向我們展示了,越南女孩幾乎可以嫁給任何人,只要新郎是外國人。電影中,我們一窺婚介的過程。 媒人說:「生意很好。」

圖片:阿紫/臉書

不過,阿龍並不是一個有錢的人,他是一位住在雲林貧困地區的低收入殘障人士,他的經濟能力不足以「買」一個新娘。他的家人必須花很多錢為他安排這樁婚姻,而且可以感受到他母親和哥哥對阿紫的不滿。雖然電影裡並沒有揭露確切的金額,但從阿龍家人的態度來判斷,至少對於這個家庭來說,絕不是一筆小數目。阿龍的母親經常抱怨阿紫,而阿龍的哥哥也常常把阿紫當員工看待,命令她做事。然而,除了偶爾的憤怒之外,阿龍在整部電影中對妻子的態度是愛和理解。即使收入微薄,他仍盡力幫助阿紫和她的家人。阿龍在訪談中說,他曾經是西裝裁縫,在台北每月賺七萬塊錢,這故事正是手工藝傳統在工廠化生產與全球化經濟下的沒落。

這部電影將我們從台灣帶到了越南,跟著阿紫從在台從事艱苦的勞動工作,到她勝利式地回鄉越南幫助她媽媽蓋棟新房子。這部電影並沒有迴避經濟現實和衝突。 阿龍希望阿紫專注於台灣的家庭,但作為「好女兒」(電影的英文名字)的阿紫希望在越南幫助她的哥哥,再建一棟房子。透過影片細節可以推斷,最重大的經濟衝突事實上是在阿紫的兩個女兒和阿紫的越南家人之間。正如阿龍指出的,阿紫無法解釋女兒未來學費的著落。對於這個問題,孩子們也對母親提到了另一個外國新娘將錢帶回自己的母國的故事,阿紫回答說,只有那位母親本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我們不知道她實際面對的困境。可以肯定的,阿紫是個好人,而且努力工作,她公平對待其他工人──當阿龍想拖延付款給在他農田工作的工人時,阿紫,也許是出於對工人的同心,反對阿龍而及早付錢給工人。

圖片:阿柴/臉書

顯然,電影製片人不願在影片中插手或對角色及故事做出任何判斷,堅持使用「隱蔽式觀察」的攝影然後配合穿插了採訪的點睛之筆。這部電影是角色驅動的敘事,技巧嫻熟的剪輯將重要的見解散佈在整部電影中。這部電影的醍醐味也許就是它的直接性。但是,可能這類紀錄片看過很多次,也許太多次了。我忍不住想起偉大的電影製片人路易斯・布紐爾(Luis Buñuel)厭倦了這種性質的紀錄片,而製作《沒有麵包的土地》(Land Without Bread),對人道主義紀錄片的傳統進行一點小小的反叛。不得不說,有關貧困的電影有點公式化,甚至在階級上也不恰當。我禁不住想,嘿,富人和中產階級也會為了錢而結婚啊,但這部電影卻讓為錢而婚變成似乎是窮人和弱勢者的獨立現象。也許中產階級和有錢人太熟悉媒體了,不會接受這種深入訪問。因此,電影在階級上的表現可能需要更深地探討。我想知道,有沒有可能,不要用安全而標準的格式來包裝,讓議題可以更加引人入勝,或是用更大膽的架構,從而更加啟迪心智與洞察人心。

No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