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琦欣

Languages:
中文 /// English
圖片:賴品妤/臉書
編輯:劉子鳳

《破土》在12月12日訪問了民進黨新北市第十二選區立委候選人賴品妤,以下為訪談內容。

丘琦欣(以下簡稱丘):首先,請為還不認識你的讀者自我介紹一下吧。

賴品妤(以下簡稱賴):我是民進黨徵召提名的新北市第十二選區立委候選人賴品妤。我的選區非常大,包含汐止、金山、萬里、瑞芳、平溪、雙溪、貢寮,是我們講的第十二選區。很多我們的選民都不知道自己這邊叫第十二選區。

圖片:賴品妤/臉書

丘:你之前參與了三一八運動,也在林昶佐的立委辦公室工作過,這次怎麼會決定參選?

賴:我有親戚是瑞芳人,在當地經營小本生意,所以我很常在那邊蹓躂,對瑞芳還算熟悉。這一區我蠻重視它的選情的,一直有在關注。

首先是民進黨的部分。原本認為現任立委比較有基礎,這裡又是艱困選區,所以原本是要禮讓現任的立法委員黃國昌參選的。但後來黃國昌決定不選了,民進黨又覺得其實還是有機會,只是在沒有那麼好選的選區,提名什麼樣的候選人將影響有無辦法拿下這一席。當時國民黨的對手已經出來,她是一個泛藍的政治菁英(李永萍),民進黨認為不可以再提名特質上相近的候選人,所以就在找比較年輕的女性,而且不要是典型的政治菁英,才有可能一搏。這樣的條件開出來以後很快就找上我。

至於我自己為什麼會答應參選,第一個就是在總統的層級。對我來講,2020是很重要的一場選戰。早在我被民進黨詢問意願之前,還在外交國防委員會的林昶佐委員辦公室當助理的時候,我就有表態支持蔡英文總統連任。因為,就我這幾年的觀察,她在外交政策上面是可圈可點的領導人,我甚至敢說,過去的幾屆總統都做得沒有她好。基於她是對外最能夠保護臺灣利益的總統候選人,我很早就表態說我會支持她。反觀蔡英文的對手韓國瑜,你可以看到他對中國的態度——過去像中聯辦這樣一個連香港自己的特首進去都要注意、知道香港人會有很大的反彈的地方,我們的候選人韓國瑜卻可以義無反顧地直接進去;而且他的言論一直以來都非常親中,只有在最近幾天可能突然發現親中在臺灣是沒有市場的,他才又突然拐個彎,但我覺得臺灣人早已看破他的手腳。所以總統這一局,我覺得某種程度上是在決定我們未來幾年、甚至是十幾年,到底是要走向中國還是走向世界,我覺得這是一個滿重要、關鍵的決定點。

圖片:賴品妤/臉書

國民黨親中的評論並不是說空穴來風,因為我們可以從他們的不分區名單看到——那是一個很誇張、連一些泛藍的支持者都看不下去的名單——國民黨就是不願意放棄他們親中的那一塊。而且去年1124民進黨大敗,那時國民黨可能認為2020立委會選得很好,所以他們喊出:國會要拿下四分之三的席次,那是他們的高標,他們還想要修憲、想要簽和平協議。另外國民黨也喊說,要將過去這三年多來的改革全部改回來,不管是同婚還是年改。以我來說,我當然不樂見這樣的狀況,事實上,我們林昶佐委員就是同婚通過的推手之一,我自己當然也是支持同婚的。所以第二點是,除了主權方面的問題以外,以立委的層級來看,泛本土勢力、泛進步勢力在國會過半,就變得非常的重要。

第三點前面也有聊到,我一直以來都是在新北長大的小孩,我的求學軌跡也都是在新北市,是之後才來到臺北市工作的。尤其瑞芳、九份這裡我一直都很熟悉,這十幾年來我看著它各個階段的發展,我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也有一些自己的情感。所以當我被黨中央詢問意願的時候,除了因為時間很趕——我是民進黨最後一個敲定的候選人,沒有太多時間可以猶豫——還有前面講的兩點很重要,但如果不是因為我對這裡原來就帶有一些情感的話,我也不會這麼快就決定說:好,那就一戰吧。

我覺得主要是這三個面向,讓我決定去承接下來這個責任艱鉅的一局。

丘:在你看來,這次選舉跟過去有什麼不一樣?

賴:剛才我已經回答了大局的部份,回到我們這一區,我覺得還有一個面向,剛好可以跟最近對手對我的攻擊一起談。

我們年紀輕的新人出來,老實說本來不會有什麼壞事。我們是一張白紙,所以對手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打我,但她目前就是亂打的狀況。什麼叫作「亂打」?我舉個例子讓大家知道。有一天,她突然在被採訪的時候說:「年輕賣萌是沒有用的,這樣子選民不一定喜歡。」這已經針對我的行為跟外表攻擊了。這幾天也有很多媒體在問我這些事情,我覺得那是因為她的民調緊張了,對我的炮火就很猛烈。這個部份我想要特別談清楚,這個小故事突顯了:我跟她是完全不一樣的候選人、有著完全不一樣的特質。首先,她的陳述方式好像是說,我為了選舉做了很多展演,或是我在偽裝成某一個樣子,其實我也都直接回答:事情完全不是她想的這樣,她一點都不了解年輕人、也不了解現在的選民。

圖片:賴品妤/臉書

這次選舉我一直不斷地告訴自己:「不可以去偽裝。」我希望讓選民看到的我就是平常的我,選舉期間的那個候選人賴品妤,就是我平常的樣子,選後我也會是同一個樣子,因為選民對政治人物的期待已經跟過去不同了。這點其實有跡可循:大概在近十年,特別是三一八之後,有一波又一波大型的社會運動,捲起了很多過去對政治比較冷漠的選民關注政治。這些選民是比較新近來才開始關注政治,有時候他們對於政治的緊張、焦慮,或是對政治人物的期待有點無處可去,這個狀況是因為傳統的兩大黨沒有辦法回應新崛起、新興選民的期待(雖然我覺得近期有改善),也因此過去的幾次選戰裡面,我們可以看到新興小黨都選得很好。尤其是去年的 1124 時代力量選得很漂亮,他們選上了十六還是十七席。

那選民的期待是什麼?我覺得選民的期待是「改變」,他們想要不一樣的政治人物。我不會一槍斃命說傳統的政治人物就是不好,事實上,有些傳統的政治人物可能個性就是那樣,他本身真的就是一個政治菁英,但是,我覺得現在的選民希望的不是只有這樣的政治人物,他們想要不一樣、非典型的政治人物。所以過去幾年我們看到的是,非典型政治人物出來可能都有不錯的成績,不管是柯文哲或是韓國瑜——韓國瑜的狀況比較複雜,因為他其實是老政治人物,但是舊酒裝新瓶,最後也成功地騙過了選民。但我覺得,雖然選民願意給這樣的人機會,也只是願意給你機會,因為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韓國瑜可能騙得了一次,但是第二次總統選舉他還騙得了嗎?我覺得是沒有辦法的。

現在的選民希望有不一樣的政治人物出現,所以當我參選的時候,我會思考,要呈現什麼樣的面貌給選民?我也曾經想過向傳統的政治菁英形象靠攏,可是後來我覺得這是不對的,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並且大家也知道我在參選記者會時就出了包(撞到麥克風架)——當然那個包是因禍得福啦,因為新人到一個新選區,其實最艱困的就是知名度,尤其是從 0% 到 10% 的時候;沒想到這樣子一弄,我一開始起步的時候知名度就有接近三成,這在新人裡是很難得的,但當然也是因為我本身就有一些知名度在。我要講的是,這件事看似詼諧、滑稽、有趣,但其實有給我一些啟示,我的啟示就是你不要裝,你硬要裝成那個樣子,穿了西裝、打扮得正正經經的,可是其實你不是那樣的人,就會很容易出糗。

圖片:賴品妤/臉書

所以,後來我決定用我自己的方式去面對這場選戰。我也要稱讚一下黨中央:其實到現在,黨中央以及我的選民們都給我很大的空間——我看起來真的是一個很奇怪的候選人,老實講我自己也覺得自己很奇怪,但是黨中央並沒有干涉我,而選民也給我肯定。所以這件事也再次印證了我的想法,告訴了我們:大家就是想要不一樣的候選人。

我希望的是更真誠地去面對選民,讓選民知道政治人物跟大家其實沒什麼不同;在政治專業以外,我跟你們日常的厝邊隔壁是一樣的——我就是你的女兒、你的孫女,就像你隔壁的大姐姐、妹妹,其實跟大家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只是我有我的政治、立法專業,我可能會提預算案、會質詢,但專業之外是一樣的。

至少選舉到目前反應都很不錯。我覺得這意味著臺灣社會對於政治人物的想像,已經從過去那種父母官,慢慢在進化成想要跟人民站在一起的代議士;而說站在一起不只是口號而已,他們真的可以接受一個像厝邊隔壁、有點搞怪的小女生候選人,我覺得這個就是我跟對手關鍵的不同——他們那種當了很多年、有點老油條,甚至有點老奸巨猾的政治人物永遠不會了解這件事情,所以她對我的批評永遠不到點上,讓選民看了永遠會覺得,老政治又在打烏賊戰、口水戰。我覺得這個對她來講不利啦,對影響選民對我的觀感,老實說一點用處也都沒有。

這是我的一個嘗試。如果像我這樣子的人成功地當選,我覺得是象徵著時代真的不同了,相信一定也會給很多年輕人鼓勵、告訴大家:你如果想走政治這條路,你不需要逼迫自己去成為某個樣子;維持你自己的模樣、有你自己的專業,你誠懇、你踏實、你認真,選民還是會接受你,不需要硬要逼自己變成某一個模式,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它不是小事——思想要解放、時代要進步,我們的政治人物也要解放。

丘:這次民進黨推出很多年輕候選人、也試著跟小政黨合作,不久之前也有第三勢力的出現。你覺得這次選舉對於年輕人參與政治(尤其對三一八後想參選的年輕人)有什麼影響?

賴:延續我前面講的,就我這幾年對政治(包含政壇或選民)的觀察,過去兩大黨沒有辦法回應新興、中間選民的訴求,時代力量也因為這樣崛起。但是在現在的時間點我認為,第一個:民進黨已經相對來說成功轉型。可能是因為去年 1124 大敗後,痛定思痛、決定大量徵召年輕人投入選戰,但是,只是找人投入選戰其實誠意還不夠,他們的一級主管甚至也大量換成年輕人、用新的方式去打選戰,讓我開始覺得民進黨真的有誠意跟年輕世代和解,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我願意去接下任務的原因。

圖片:賴品妤/臉書

還有一個讓我感受到誠意的,就是民進黨願意找像我這樣的候選人,其實也需要勇氣。過去我一路參與社運,是一個特色跟性格都很強烈的人,我想他們找我應該也心裡有數,我相對來說不會是一個這麼配合的候選人。而選戰到目前,他們確實也有做到我心裡想的樣子,包含我們的很多選戰策略跟打法,大家聽到可能會嚇一跳,但黨中央都沒有太多的干涉,真的一句話都沒有講。這件事讓我看到,他們有誠意想要跟年輕世代重新地溝通、重新地搭上橋樑、重新地和解,所以這是第一個——我覺得民進黨正在慢慢轉型。

第二個是國民黨,我想不用多說——他們沒有做到前面所講的這些事。國民黨的不分區名單奇醜無比,而且名單一推出之後,連鎖造成他們的區域立委民調崩盤,我們可以知道這個政黨完全沒有誠意要改變。

再來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就是時代力量。我對時代力量的態度相對友善非常多,因為時代力量裡有很多黨公職或候選人,過去都是我的戰友,我認識他們的時間甚至比時代力量成立還要早,很多都快十年了、都是非常熟的朋友。在民進黨近期轉變之前,我對時代力量寄予很深的厚望,真的給了沒有背景的年輕人一個很好的參政空間。過去他們在提出候選人的時候,很多我的朋友私下跟我聊,如果想要參選或從政,到底要加入民進黨還是時代力量?根據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我會給予不同的建議,但對於我覺得不錯、又希望可以快一點嶄露頭角的年輕人,我都會建議他們去時代力量,因為民進黨雖然沒有國民黨那麼老,但也是三十幾年的政黨、有它的包袱,在時代力量就不需要熬那麼久,真的給年輕政治工作者一個很好發揮的舞台,而且這個舞台不只是參選喔!包含助理這種政治工作,真的是大家百花齊放,比如我做林昶佐委員的助理的時候,雖然我一直都沒有黨籍,但他也給了我們很多做事的空間、讓我們自己去發揮。

但我也必須很嚴厲地說——我從以前都是這樣講,從來沒有改口過——時代力量最大的問題就是人的問題。很多時候,政治的問題其實都是人的問題。什麼問題?我覺得他們的老師有過多的話語權,而且超過了民意。他們的年輕人選得很好,很多年輕從政者都是有很多民意基礎的代議士,可是沒有想到在黨內,這些年輕人的話語權沒辦法比過這些老師,我是從這一點看到這個黨的未來堪慮。從最近的民調看得出來,我講的狀況還在持續發生,事實上,一直到我離開林昶佐那邊、然後成為民進黨的候選人,他們這個狀況一直都沒有改善。我覺得如果要改善的話,一定要先解決自己黨內人的問題,否則將來一定很容易走向泡沫化,但這個不是我們這些外人可以去干涉的,那是他們黨內的家務事。

我是這樣子看的啦,臺灣的政局目前是這樣。

圖片:賴品妤/臉書

丘:你覺得這幾年年輕人參與政治,是不是反映了國際趨勢?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年輕人想要參政,這是否代表一種進步的崛起呢?

賴:青年參政確實是一個國際趨勢,臺灣不會完全沒有受到影響,但就我作為一個政治工作者的觀察,臺灣的轉變主要還是我們自己。我們的民主,從1996年總統直選開始到現在大概三十年了吧,不管是選舉或政治工作,還是大家對於政治的看法,我覺得都愈來愈精緻。

我們一直都在喊產業精緻化,其實不只是產業,政治也要精緻化。什麼叫做「政治精緻化」?我最近才跟人聊到,過去我們常會喊一個口號叫作「新政治」,會說:「我們不要過去政治的做法,我們不要跑紅白帖、我們不要這個、不要那個⋯⋯」好像會有很多的象徵。但是,這些說要淘汰的東西已經喊了快十年了,已經喊到很空泛、流於口號,我反而會想要進一步討論,跑紅白帖真的不好嗎?很多時候投票只是看選舉公報或看廣告,選民不一定能夠知道你是什麼樣的候選人 ,可能還是需要見到你本人、感受你這個人。認識了,也才會比較安心。所以,過去跑紅白帖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讓選民直接接觸到候選人的一種形式。我不是說一定要用這種形式,你也可以喊說不要,只是如果不要這個東西,就必須再提出其他讓選民能夠接觸的方式來取代。我覺得這個就是一個現在政治進步的改變,讓我們可以去討論更細緻的東西。

另一個我覺得可以談的,是我在外交國防委員會的觀察。以前臺灣常會斤斤計較邦交國的數目有多少,我覺得這種東西就是雞生蛋、蛋生雞。如果選民只會看這種東西,讓政府有很大的壓力,那金援外交這種為人詬病的狀況就會一直出現。但隨著時代演進,臺灣人也愈來愈有國際觀,發現國際組織也不只有聯合國,世界上還很多很活躍的國際組織臺灣都有參與。我覺得從邦交國數這種刻板、簡單的東西解放之後,選民會愈來愈能判斷國際趨勢、不再只是看單一面向,政府的壓力也就沒有那麼大。還有過去臺灣有很長一段時間,國際政治論述都被親中派壟斷,說臺灣一定要靠中國才能發展,但現在政治環境一直在進步,選民已經接收愈來愈多資訊、愈來愈能思考,可以看到美中貿易戰中國其實居於下風了,在這樣的狀況下還需要向這樣的國家靠攏嗎?我覺得選民愈來愈會思考這件事情。所以,臺灣有沒有受國際政治影響?我不會說沒有,但我覺得更多的是臺灣人不管是對於民主、對於政治的想像跟需求,都不斷在進步,才造成了現在的演變。重點還是我們自己內部,臺灣這片土地想要進步、想要前進。

丘:最後,有什麼想對讀者說的話,包括國際讀者和臺灣讀者?

賴:我想稍微談一下前面已經簡略說到的。我在外交國防委員會時,看到蔡總統是近幾年外交、國防做得比較好的領導人。雖然一般民眾的日常生活跟這些比較沒有相關,如果只是坐在辦公室、上班、下班、回家,不會感受到政府的外交哪裡做得好,是有點可惜。我覺得蔡政府在外交很棒的一件事情,就是不會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她甫一上任就馬上拉「新南向政策」,政府在這幾年間真的非常努力在跟新南向國家,或其他歐洲國家,不斷地官方、半官方交流,甚至在民間也有非常多的支持和補助,而你也可以看到愈來愈多的國家表態支持臺灣。雖然我不會將這個結果完全歸功於政府,時勢的因素也一定有,但我覺得機會只會給準備好的人——如果沒有之前在外交上的努力,那麼今天即使局勢對中國不利,這些國家也不一定會出來幫臺灣講話。

圖片:賴品妤/臉書

再來還有一點我想談,就是三一八運動。那個時候我們反服貿其實很單純,覺得政府貿然地想引進這個東西,沒有妥善的相關產業評估,連細項的利弊都沒有評估清楚。所以我們反對、也不希望中國的服務業進來影響本地的勞工。可是,那時候的我們絕對沒有想到,服貿成功地擋下來之後,造成臺灣可以在後來的美中貿易戰中跟中國脫鉤,以至於中國居於下風的時候,臺灣也沒有因為跟中國綁在一起而變得很慘。事實上可以說沒有什麼損失,甚至有所獲得,我覺得這是始料未及,也是天祐臺灣。

No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