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延平

Languages:
中文 /// English

籽是一個藉由凸顯個人努力來發掘與推廣正義事業的攝影專欄。這些人是正義與抗爭的種子, 也是社會運動與社會改變的種子。

2018年六月二十一號,市議員耶史比與商業領導者、社運人士與環保組織,推出了936法案,而讓紐約市正式加入了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吸管的運動。由於這個動作,紐約市加入了其他想要禁止一次性塑膠吸管國家與城市。這是一個深思熟慮的立法,提供商家2年適應機會,第一次罰款美金一百元,第二次四百元,包含了執行機構,也有提供給予殘障者的例外。這是近年來紐約市第二次嘗試限制一次性使用塑膠用品。2017年,紐約市曾經通過禁止塑膠袋的法律,可是最後被紐約州州長阻止

塑膠對於環境的傷害是眾所周知而且是很多根據的。每年大約有8百萬公噸的塑膠進入海洋。71%的海鳥與30%的海龜在身體裡有塑膠。每年大約有十萬隻海洋生物與一百萬隻海鳥被塑膠絞死。當然還有太平洋垃圾帶,與塑膠無法分解腐爛的事實。

由於有店家的支持,文化上的改變,與世界各地嘗試與通過限制或禁止一次性塑膠吸管使用,我們應可以對於這個法案的通過機會感到樂觀。只有有共識的時候,換句話說——有商業組織的保佑,才能有機會減少塑膠的使用。比如,根據紐約市飲食業聯盟指出,85%的業者支持禁止塑膠吸管使用。就算是最硬的資本家也意識到了塑膠對環境的影響,而且支持禁止塑膠吸管的法案也會對他們形象有利,所以看到很多願意多花美金一分(0.3台幣)購買紙吸管以替代塑膠或直接不提供吸管,來進一步限制塑膠使用是很鼓舞人心的。但是,世界各地嘗試限制一次性使用塑膠用品,代表人類與環境的關係有基礎上的改變,還是只是消費產業想為了有環保形象,還是有待觀察。

而在台灣,一個很早就開始限制塑膠袋使用的國家,而且經過了3個不一樣,2個不同黨的職政,還是會不小心招惹大眾,因為我們都知道需要用湯匙吃珍珠的熬煎理所當然地取代對環境的任何顧慮。

No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