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德布爾

Languages:
中文 /// English
圖片:Public Domain
編輯:胡景祥
翻譯:楊進

楊進介紹

最近華航員工罷工成功、郵務士環島連署徵求勞權的運動,以及社會各界對他們的普遍支持,都反映了台灣勞動階級的階級意識己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點。隨著資本主義持續發展及其危機在世界各地深化,統治階級掌握的財富和影響力反而持續擴張,因此他們以及社會大眾之間的分界會越發明顯。同時,勞苦大眾所承受來自資產階級的攻勢也會呈現在逐漸惡化的薪資和生活環境上,但他們能夠站起來改變社會的潛力也以同樣的比例逐漸增大。

縱然華航員工和中華郵政郵務士的勝利既令人振奮又具歷史性地位,但是這兩起運動的成功尚有著不容我們忽視的因素。很多人已經點出了一個在這兩起運動中共有且無法複製於全國各地其他工人的特點,就是他們皆為公共部門的勞運。雖然華航在法律上被視為一家私營的上市公司,但是其大部分股權是三個中華民國政府掌管的機構所持有,也因此實際上是由政府經營的。這意味著在這起爭議中的資方,也必須為資產階級政黨民進黨做政治考量,從而在能夠為民進黨得到政治利益的情況下退讓。我們不能忘記民進黨為資產階級服務的殷切不亞於國民黨。在著筆之際,民進黨蔡英文政府到現在還在想方設法以推動「一例一休」的方案和砍掉勞工們的假日來延長工時。現在為最近的討論提出一個能夠總結我們近來的經驗,並指出應如何將運動向前推進的分析觀點,是相當恰當的。

PhotoCreditMinneapolisLaborReview圖片:Minneapolis Labor Review

我最近有幸拜讀了一本相當出色的馬克思主義著作,由哈利·德布爾同志撰寫的《罷工要怎麼贏?》小冊子。在1930年代期間,德布爾同志是一位在美國明尼亞波利斯市煤礦集散場工作的青年,而後成為了歷史性的 1934 年明尼亞波利斯卡車司機大罷工的重要領導人之一,並幫助將罷工行動帶向勝利。隨後,他加入了美國社會工人黨,也就是由列夫·托洛茨基領導的國際馬克思主義勢力在美國的分部。後來,他在 80 年代加入了美國的「激進勞動(Labour Militant)」組織,也就是當今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組織(IMT)美國支部的先導。德布爾同志於 1992 年辭世。

那場大罷工到底有多成功呢?在罷工之前,由工會所組織的調查發現 1934 年明尼亞波利斯市的卡車司機們竟然每週需工作高達 90 個小時才能夠掙到 9 到 18 美元的薪水,也就是說他們的時薪僅有一到兩毛錢左右,根本無法溫飽。同年,當地的勞苦大眾更要忍受 3.5% 的通貨膨脹(以政府公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來算)卻沒有增加薪資。當罷工在 1934 年八月底告捷時,資方代表同意將卡車司機最低時薪調升為每小時五毛,而其他工人則是每小時四毛美元,還有其他有關加班費薪率、不得歧視並保障工會會員,以及成立由第三方而不是由反工會份子所組成的勞資爭議協調委員會。

不僅如此,這場罷工的規模、能量以及成效激勵了全國各地的工會組織行動,將卡車司機工會轉變成為一個重要工會,並促成了大型產業工會,如美國產業工會聯合會(CIO)的興起。我們必須知道在這個時期興起至今的美國工會都是由共產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建立的。

1987 年,德布爾同志以 84 歲高齡綜合了他畢生作為一個工人革命家的經驗,撰寫了這一本小冊子:《罷工要怎麼贏?》並在書中重點的參考了他在領導 1934 年卡車司機大罷工的經驗。當然這本不是一部對於那場罷工的完整紀錄,而是帶有他的經驗總結對當代工人階級所做出的一些建議,至今仍是相當適用且具關聯性的。如果讀者想對這場罷工有更詳細的瞭解,我建議可以參閱由中國工評社所翻譯的《明尼阿波利斯的故事》,這篇是由德布爾的戰友,大罷工的另一名重要領導人卡爾·斯科格隆所寫的。

PhotoCreditWikiCommons哈利·德布爾。圖片:WikiCommons

在閱讀這本小冊子的內容時,讀者們會發現德布爾同志的建言竟可以適用於今天的台灣、美國和世界其他地方。現今的工人和青年們之間的確存在著一股新的勇氣和氛圍,彰顯於過去被邊緣化的左翼人物如桑德斯和科爾賓的崛起,或是像法國和中國罷工運動這樣大規模運動的出現,以及台灣社運圈青年和勞運之間連結度明顯的增加。我們今日正經歷著全球資本主義的衰退,不同於這本小冊子完成時的背景,也就是全球資本主義看似大獲全勝、史達林主義垮台,以及由信貸擴張帶來刺激的空洞經濟成長時代。最不可思議的事情往往開始在最無法想像的地方,英國脫歐就是個顯著的例子。雖然未來發展並不會是線性的,短暫的平靜甚至再度微幅成長也有可能發生,但是我們仍然能夠預期社會將更加動盪,這個逐漸失敗的系統將會迫使資產階級加劇其對勞動階級的攻勢。

在此,我們必須要對德布爾同志的分析做一個重要的補充:勞動階級不但要擊敗老闆們,他們更需要透過世界社會主義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綱領來推翻資本主義,藉以擺脫資本主義的危機並將社會向前推進。誠如馬克思在《工資、價格和利潤》中解釋道:

「…在工業發展的進程中,對勞動的需求總是趕不上資本的積累。這一需求是在增加,但是與資本的增加相比,不過是在遞減的比例上增加的。

以上所說的這幾點足以表明,現代工業的發展一定會越來越有利於資本家而有害於工人,所以資本主義生產的總趨勢不是提高而是降低工資的平均水平,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使勞動的價值降到它的最低限度。既然這種制度下的趨勢是如此,那麼,這是不是說,工人階級應當放棄對資本的掠奪行為的反抗,放棄利用偶然的機會使生活暫時改善的嘗試呢?如果他們這樣做,他們就會淪為一群聽天由命的、不可挽救的可憐蟲。我想我已經說過:他們爭取工資水平的鬥爭,同整個僱傭勞動制度有密切的關聯;他們為提高工資的努力,在一百回中有九十九回都只是為了維持現有的勞動價值;他們必須與資本家爭論勞動價格,因為他們已經把自己當作商品出賣了。他們在和資本的日常衝突中如果畏縮讓步,他們就沒有資格發動更大的運動。

同時,即使不談僱傭勞動制度中所包含的一般奴隸狀態,工人階級也不應誇大這一日常鬥爭的最終效果。他們不應該忘記:在日常鬥爭中他們反對的只是結果, 而不是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他們延緩下降的趨勢,而不改變它的方向;他們服用止痛劑,而不袪除病根。所以他們不應該只局限於這些不可避免的、因資本永不停止的進攻或市場的各種變動而不斷引起的游擊式的搏鬥。他們應當懂得:現代制度給他們帶來一切貧困,同時又造成對社會進行經濟改造所必需的種種物質條件和社會形式。他們應當屏棄“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資!”這種保守的格言,要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革命的口號:“消滅僱傭勞動制度!”」

然而這樣的觀點至今仍是乏人倡和。當務之急是建立一個能夠將這個觀點發送給越來越趨向革命的大眾,受過理論和組織訓練的幹部組織,藉以將世界勞動階級的訴求和需要帶向它們合乎邏輯的結論: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的世界。

這也是德布爾同志身為一名真誠的馬克思主義者所追求的。我們希望能以翻譯這本小冊子的舉手之勞來感念並擴大他一生對世界無產階級的服務。

《罷工要怎麼贏》How to Win Strikes?

現在企業資方越來越囂張的欺負勞工了。儘管暴利賺盡,企業家們仍然貪得無厭地想要得到更多的讓步。

就算工會能夠透過協商得到加薪,但這些往往是微不足道且跟不上通貨膨脹。

大家的生活水平每況愈下。很多工人只能在水漲船高的債務中勉強地過日子。

沒有加入工會的工人情況更加艱困,低薪職位越來越多,缺乏組織的工人沒有工會保障他們的工作,讓他們只能面對各式各樣不利的職場條件。他們的工時被短報,資深員工沒有受到任何保障,他們被老闆們隨心所欲地資遣。

新氣象

但現實並不應該如此,向資方不斷讓步的時代必須也必然會結束。一股全新的氛圍已經在工人之間產生,各工會都開始回報部分非組織的工人正在要求組織運動,他們要的是薪資提高、更好的工作環境以及工會能提供會員工作上的保護。顯然,基層工人們有了更大的意願來反擊資方的攻勢,更大規模的戰鬥即將到來,而我也預測不久的將來會興起大規模的勞工運動。這本小冊子是寫來獻給未來鬥爭的領袖和參與者們,罷工是贏得了的!

PhotoCreditBryanPalmerCollection圖片:Bryan Palmer Collection

雖然罷工通常是最後的手段,但是這年頭除非工人們有罷工的準備,否則老闆們是不會在談判桌上給工人們一個公平的交易。工人們需要準備暫停自己的勞動,已獲得公正的結果。

在過去幾年中,不少重要的罷工行動都失敗了。離開崗位的工人反而被工賊替代,大型的罷工一個個失敗,而工人們也永遠失去了他們的工作。

這樣的情況導致了部分工運人士得出錯誤的結論:罷工不再能取得成功。對於近來的失敗,他們問:「抗爭有什麼用?」因此,就算老闆們能夠提出夠好的薪資調漲和工作環境改善,工會們仍然對資方有極大讓步的妥協。

部分畏懼罷工的工會則訴諸了另類的戰術,如發起公眾壓力運動。這些工會的領袖們聲稱這樣的戰術能夠替代罷工。然而,雖然公眾壓力運動能夠幫得上忙,但如果僱主認為工會沒有罷工的準備,這樣的運動仍不會有太大的成功機會。僱主只要覺得工會不會發動罷工,就會持續壓榨工會。

1934 年明尼亞波利斯市大罷工作為一種典範

我對新一代的工人們充滿著信心。我認為他們會轉向以勞動抗爭來為他們自己和家人爭取像樣的生活水準。

1934 年明尼亞波利斯市的卡車工人罷工行動是透過抗爭贏得勝利的典範。我們癱瘓了全城的卡車交通、趕走了工賊並贏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我們得到了工會的認證,迎來了第一份合約,以及加薪和更好的環境。

1934 年在明尼亞波利斯市、托雷多市、和舊金山市共同發起的罷工行動,更在全國引爆了澎湃的勞動抗爭浪潮,奠定了美國大型工會的形成。1930 年代的激進罷工行動打造出現今各大產業工會。

PhotoCreditTeamsters圖片:Teamsters

但是在 50、60和 70 年代期間,工會反而變得躊躇滿志。過去血脈賁張的罷工糾察線抗爭漸漸消失。之前工會設立罷工糾察線時,都認為大家會尊重並遵守,而當時的工人們也如此照辦。但是在 70 年代末期和 80 年代期間,一切都變了。

僱主們變得越來越兇悍,他們發現原來他們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破壞罷工。工賊行為變得氾濫,過去,沒有任何人會越過糾察線。而今天全國各大城市的工人們都經歷過僱主們利用工賊來破壞罷工行動。

1934 年大罷工的簡史

贏得罷工的唯一方式,就是完全停止營運。如果罷工的場地是一間工廠或是其他店面,那它絕不能運行。如果場地是運輸設施,那它絕對不能有任何進出。罷工代表著所有工作的停止。它意味著不能允許監工人員讓廠房繼續運作,它意味著完全防止工賊們佔據工人們的崗位。如今,罷工是不能僅靠一束糾察線來贏得,勝利是需要一個由罷工工會所發起的街頭大眾運動來贏得的。

1934 年明尼亞波利斯的卡車司機大罷工事實上包括了三個罷工行動:當年二月的運煤司機們所發起的罷工、後來五月的更大規模罷工,以及在七月重新發起,並為我們帶來勝利的罷工。在第一次的運煤司機罷工行動中,我們剛開始時並沒有足夠的規模關閉所有的廠房。我當時組織了後來被稱為「流動性糾察線」的策略。我們在工廠門外設立糾察線,但是讓載滿煤炭的卡車離開廠房,警察就認為運作仍然正常。我們讓那些出廠的卡車離開廠房約兩、三條街後,就會開車把卡車擋下來,並將煤炭倒在路上。幾天下來,幾乎所有的煤炭卡車運輸都完全停止了。那年的冬天滴水成冰,百姓們和企業們都需要煤炭,礦場資方因此迅速的讓步,我們取得勝利。

當時,我和另一名年輕的卡車司機法雷爾·多布斯(Farrell Dobbs)被指派在夜間留在工會大廳裡,為新的工會會員註冊。上千名工人上門來加入我們的工會:司機總工會第 574 號地方分會(現改為544號地方分會)。當工人們看到了一群知道怎麼獲勝的領袖們,他們會義不容辭的加入這樣的工會,二月的勝利因此也壯大了我們的工會。

Photo法雷爾·多布斯法雷爾·多布斯。圖片:YouTube

在五月的罷工行動中,警察找來了一批手持棍棒的「副警長」[1] 們來打散在街上抗議的罷工工人們。警察甚至偷襲了我們其中一次抗議行動,兇殘地毆打我們的弟兄姊妹。後來我們也拾起棍棒來保護自己,並在一起大型街頭抗爭中趕走了那些「特約副警長們」,史稱「副警長落跑之役」。

由於資方違背了與工會達成的共識而促成了七月的罷工行動。這一次警察竟然向手無寸鐵的工人們開槍。兩名工人因此喪生,還有近六十人受傷,其中大部分是背後中彈。

這起殘暴的舉動不但沒有削弱工會的勢力,反而強化了工人們的意志,並增強了大眾對我們的支持。1934 年八月,資方終於同意讓步,這是對卡車司機總工會和整個勞工運動來說一場極大的勝利。這場罷工讓明尼亞波利斯開始成為一個工會城市,而且不僅激勵了全城和全州各地的工會招募活動,甚至影響了整個美國中西部。

課本裡沒教的事

如今,學校教科書裡都鮮少提到勞工們的故事,更別說工會的興起以及工人們為了改善我們世界所做出的犧牲,老闆們希望工人們遺忘過去的抗爭。

當然,老闆們都會說今天的情況與過去大相逕庭。他們聲稱抗爭已經成為過去,激進行動已經走入歷史。有些企業甚至會給工人們觀看重金製作的影片,讚揚勞資合作和「品管圈」會議如何能讓工人和資方齊心協力地解決公司的問題。公司的路線最終還是:工作快一點、生產高一點,還有絕對別對抗我們。

這些吶喊著「勞資合作」的油條老闆們也同樣會在談判桌上要求工會讓步以及接受工資凍結。

PhotoCreditStarTribune圖片:Star Tribune

事實上,勞工和僱主之間的關係並沒有任何基礎上的改變,老闆終究還是老闆,只是今天他們用重金請來了一批懂得如何破壞工會的顧問來寫一句句笑裡藏刀的口號,「勞資合作」終究隱藏著削弱和粉碎工會的意圖。

工會領袖們必須了解這就是資本主義系統。我們在 1934 年的領袖們正是了解到這個以營利為本的系統讓資方僱主們不斷地試圖破壞我們的工會,雖然這些領袖們並沒有試著將他們革命性的觀點灌輸在廣大會員心中,但是他們的觀點以及革命性的組織方針是贏得罷工勝利不可或缺的工具。

工人們的心得

工人們從 1930 年代的經驗中了解,他們可以透過大多數人的團結來反抗破壞公會份子,並贏得必要的薪資調升以及環境改善。五十年之後這事實仍然不變。工會必須能夠組織大量的糾察線,集結數以百計甚至千計的工人來防止工賊得逞。有些工會領袖會說這在今天是不可能的,。他們聲稱僱主們在罷工開始幾天內就會跑去法院申請禁令,限制每個廠門的糾察線只能由兩三個人看守。

對此,我的回應是:在 1934 年,就算是整個牆壁都貼滿了禁令,我們也不怕。老闆們總是會找到反工會的法官來簽一張紙,但是罷工行動的成功最後還是攸關於各方勢力的角力。如果我們的勢力比他們的大,我們自然會贏。

當然有些工會領袖會說,如果我們不顧法院的禁令而繼續大規模的抗議,警察就會逮捕我們。

我的回答是:那又怎樣?讓他們的監牢裝不下人。工會應該保釋被逮捕的工人並送他們回到罷工的陣容裡,而且警方任意逮捕的行為將激怒更多人加入抗議的陣營,我們必須確定我們罷工的工作場地沒有營運。

[1] 當時的美國警察在人手不足時會臨時聘請一些地痞流氓來協助攻擊示威人士,並將這些人任命為「副警長」。

No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