勄杜

Languages:
中文 /// English
翻譯者:William Tsai
圖片:IC

一位四歲女童最近遭到殘殺,使得死刑存廢爭議在臺灣再次浮上檯面。看來這樣的道德爭論似乎只在提供羶色腥報導素材的「震驚社會」新聞事件中才會出現。既然大眾媒體玩弄著標題殺人法為粉絲頁帶來的點閱人潮,死刑存廢的虛假爭論終究也只能餵養出一整代漠然而被動的個人。

有些人會認為,羶色腥新聞由於其聳動標題,以及人類追根究柢的運作機制,才是真能在社會議題上引發興趣及主動「參與」的新聞型態;但我們今天所見的新聞類型卻一點都不像是在動員大眾參與社會議題,反倒只是把焦點從媒體基於選擇性利益而不去報導的迫切議題上轉移開來,同時向個人提供「虛假」議題,營造政治參與的幻覺。這麼做是服膺於利潤動機,畢竟媒體本身就是面向市場行銷的。比方說,「標題殺人法」的用處在於吸引點擊、評分、觀看及閱讀數量,利潤也由此而來。

PhotoCreditSET圖片:SET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將媒體私有化的能力使得媒體為社會菁英的利益服務,而國家所掌握的公營媒體則為政治人物的利益服務。臺灣絕大多數的主流媒體機構都是私有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臺灣人都能接收有線電視網路,那也一樣是私有的。媒體業的競爭環境,以及在尼爾森民調中取得更高收視率的需求,導致羶色腥標題和報導成為必須。因此,理解羶色腥新聞能夠吸引臺灣人的理由是很重要的,因為人們有時不免疑惑,究竟臺灣人是不是真的不具備抵抗媒體左右公眾議題焦點的力量所需的批判思考能力。

臺灣的大眾媒體與大眾社會

「大眾」這個詞究竟是甚麼意思?湯普森(John B. Thompson)在他的論著《媒體與現代性》之中,探討大眾媒體在傳播及資訊擴散進入新形態的年代裡所產生的社會影響。他在這本書中認為「大眾」是無數被動而無差別的個人,「大眾」媒體則因訴諸於「大眾」社會而得名。

正如十九世紀的社會學大師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涂爾幹(Emil Durkheim)所言,傳統對於大眾社會的看法,是工業革命以及現代性轉換之後造成傳統社會結構崩解的社會劇烈轉變產生了大眾社會。如今個人的社會地位全都是同質的,並在失去置身於有機社會的價值及意識之際逐漸原子化。在傳統社會還沒崩解之前,個人本來都是社群的一分子,共享相同的價值;但隨著階級流動可能性增加,社群隨之崩解;民主則加速了個人的原子化,因為政治權利如今是寄託在個人的選票上。

因此阿多諾(Theodore Adorno)和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在《啟蒙辯證》(1944年)一書中創造出「文化工業」(德文 Kulturindustrie)一詞。他們的論點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使文化產品標準化,用以操縱大眾社會進入無視於自身不利經濟條件的被動消極之中。「最終的危險在於,文化工業將如何創造出一種虛假而無意識,只能由這些標準化的文化產品得到滿足的需求。」由此看來,羶色腥新聞和標題也是文化工業的產品,從參與這些被預先決定的社會議題得來的自我滿足則鞏固了被動消極。

臺灣大眾媒體的議題設定

議題設定理論指出了媒體在公眾議程上左右問題焦點的能力。臺灣的主流媒體設定了「週一頭條新聞」的舞台,其他另類的小眾媒體並不具備獨立設定新聞議題的力量和資源。臺灣大眾媒體的普及率是很高的,因此另類媒體嘗試設定不同的新聞議題,也會因為受眾閱讀時間有限而歸於徒勞。

將大眾社會的被動消極理論引用在臺灣社會上,你得到的也就是你現在所見的。要是四天後於另一起新聞事件又來一輪羶色腥報導,目前進行中的任何爭論就會被導向另一起事件去。在四歲女童被殺害挑起最新一輪死刑存廢爭論之前,我們總是看到死刑存廢爭論在媒體大肆張揚某一件謀殺案後就會被觸發一遍,然後又被遺忘。要是對社會問題解決方法的爭論竟如此變幻莫測,那麼臺灣人到底想要尋求甚麼解決方法?但這個漠不關心的問題正好說明了大眾媒體無處不在的轉移論述手段。

PhotoCreditTVBS圖片:TVBS

Finnegan & Viswanath(1997)曾經詳述大眾媒體如何運用誘人的內容、淺白且投合受眾需求的頻道,以及所呈現的社群中社會多樣性及衝突的程度來影響知識。在最近這次殺童案中,主張廢除死刑和支持死刑雙方的社會衝突,成為大眾媒體用來激化分歧的首要議題。這當然能夠衝高點擊、評分、觀看及閱讀的數字。

究其本質,大眾媒體的羶色腥報導阻止了不同意見的彼此理解,並且在社群中製造無止盡的不信任與仇恨。沒有甚麼比操弄情緒滿足個人利益更簡單的了。被激烈的情緒遮蔽雙眼之後,對罵取代了建設性的解答,大眾的注意力也從更迫切的議題,或是社會問題的體制根源上輕易轉移開來。舉例來說,我們發現由於憤怒阻礙了真正的討論,而無法探究台灣精神醫療院所何以無法預防謀殺案。

明天會更好?

究竟有沒有任何對抗大眾媒體操弄公眾輿論力量的方法?嶄新的「新媒體」世代興起,帶來了不受經濟壓力影響的另類意見與觀點。可是,這些媒體平台在臺灣究竟能夠維持多久?它們實際上又有多少影響公眾輿論的能力?

到頭來,問題的根源還是在於今天臺灣的教育型態欠缺批判思考訓練。倘若人們能夠察覺大眾媒體過分的影響力,社會問題很有可能迎刃而解。若能明白大眾媒體以操作「議題設定」的方式來控制大眾話語,或許能刺激個人主動尋求批判資訊。當大眾由被動轉為主動,大眾媒體也就不能在未曾取得大眾社會沉默共識的情況下運作,社會問題的根源也就能夠成為由下而上建立共識的論題。

[1] Viswanath K, Finnegan JR. The Knowledge Gap Hypothesis: Twenty Five Years Later in B. Burleson (Ed.), Communication Yearbook 19,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1996, 187-227.

No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