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琦欣

Languages:
中文 /// English
圖片:Democracy at 4 AM
翻譯:William Tsai

本文原於 12/15 由破土編輯丘琦欣以英文發表於 China Policy Institute’s Taiwan 2016 部落格。

「社運次文化」在台灣青年中間興起

要是有許多人指出過 2016 年總統大選對於台灣的歷史意義,他們主要是依據國民黨與民進黨幾乎確定要再一次政權輪替這一點來說的。當然,要是蔡英文真的獲勝,這會是民進黨第二次上台執政,也是台灣歷史上第三度政黨輪替。但這也是太陽花運動之後的第一次總統大選,太陽花運動則是在台灣解嚴民主化過程中意義重大的 1990 年野百合運動之後,發生在台灣的最大規模抗爭。太陽花運動是在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CSSTA)通過後,學生運動者佔領立法院將近一個月,並以 2014 年 3 月 30 日 50 萬人(全台灣約有 2300 萬人)在台北街頭遊行示威為最高潮。

Action1106_human-rights-sign圖片:okborn/Wikimedia

去年 11 月下旬地方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意外獲勝,以及國民黨的慘敗,是台灣青年運動者奮起取得實際政治成果的第一個指標。太陽花運動雖然多半是由最近三年來的一連串事態催生而成,它的根源卻可追溯到 2008 年由於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訪問台灣而引發的野草莓運動。支撐著太陽花運動的學生人際網路就是在野草莓運動時成型的。太陽花運動的幾位主要領導者當年都曾參與過野草莓運動,儘管他們那時還是高中生。

不過,太陽花運動所展現的台灣公民社會與學生運動的崛起,多半仍是最近三年來青年投入社運的成果。在這三年間,台北的年輕人逐漸形成了某種社運青年次文化,其中大部份是學生。成為社運行動核心的議題,包括 2011 年日本福島核災之後台灣的反核運動,苗栗縣政府徵收強拆竹南大埔民宅以進行商業開發,陸軍下士洪仲丘疑似遭受不當管教致死,以及中國資本併購台灣媒體。太陽花運動則是青年運動者們第一次登上主流媒體頭版頭條,但它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社運次文化本身就有自己的名人、獨立新聞媒體、喜愛的樂團,以及聚會場所。社群媒體與網際網路對於凝聚社運次文化以及提供論述與人際互動的網路至關重要。

社運青年對國民黨和民進黨一致批判嗎?

雖說我們可以把台灣青年近年來對國民黨的激烈反彈追溯到馬英九任內極力將台灣與中國靠攏的政策,但在陳水扁執政八年過後,社運青年其實對民進黨也強烈批判。佔領立法院行動開始後,民進黨很快也在立法院一側紮營。但學生運動者卻強烈指責民進黨意圖收割運動,以及意圖訴諸陳水扁時代以來本土對抗外省的認同政治,這些在大多數學生看來都是很不友善的。可以說,目前這一代台灣青年通常是厭倦了本省對抗外省的認同政治的。許多外省後裔都認同台灣而不是中國,而且親身參與了太陽花運動。

IMG_20140320_192305圖片:丘琦欣

即使民進黨在很大程度上是九合一選舉的贏家,對民進黨與國民黨的同樣失望則使得無黨籍候選人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此後,公民社會親自投入了選舉政治,「第三勢力」政黨興起,推出的候選人多半是太陽花運動期間成名的運動者或是已有名氣的社運青年。雖說「第三勢力」的不同黨派看來像是以往運動中路線分歧的產物,「第三勢力」政黨組成全新而獨立的第三黨派,並普遍標舉左翼政治傾向的理由,不只是必須徹底打倒國民黨,更要對民進黨有效監督。在獨派立場中新近產生的左翼視野,至今仍是青年世代領軍的全新政治景象裡不可分割的面向。

不過十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第三勢力」本質上普遍缺乏歷練,但在太陽花運動之後,年輕人逐漸在政治論述之中佔據了重要地位。特別是在柯文哲以無黨籍身分當選台北市長之後,柯文哲的競選團隊吸收了大量公民社會的成員投入,因而有時被看作是由公民社會扶持上台的,於是民進黨和國民黨也都極力拉攏台灣青年。

國民黨運用他們的中國中心式民族主義訴求動員青年的努力始終成效不彰,在這些拓展支持的行動事與願違,成為笑柄時,徒然暴露出國民黨自己是如何與台灣年輕人脫節。許多人認為這是當今國民黨領導層的老化所導致,但那些真心支持國民黨,信奉三民主義思想的青年,其實多半出身深藍家庭,從小就接受國民黨意識型態薰陶。這些支持國民黨的少數年輕人多半無法和同輩的台灣青年交流,今後看來也不太能夠找到交流的方法。

IMG_20140320_193302圖片:丘琦欣

但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在相當程度上其實為了接納青年參與政治而費盡心力。就算民進黨決定把太陽花運動之後的「第三勢力」政黨候選人排除掉,他們也不太可能輕易做到。但在某些選區,民進黨候選人的確禮讓了「第三勢力」候選人。這很有可能是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不願與青年參政熱潮作對所帶來的結果。倘若蔡英文的選舉政見與競選宣傳一直將社會平等標舉為核心訴求,無論在婚姻平權還是救助社會弱勢群體上,這大概是為了回應這一代台灣青年在政治上的左傾。

與蔡英文的蜜月期結束後,社運青年何去何從?

即使在太陽花運動期間,社運青年對民進黨及其看似收割運動的意圖都予以強烈批判,但在國民黨與民進黨之外缺乏具有勝算的總統候選人之下,蔡英文仍然在太陽花運動之後成為台灣社運青年與公民社會看好的總統人選。正如在她之前的柯文哲,蔡英文也吸收了大量太陽花運動後的公民社會成員加入競選團隊,例如蔡英文的競選美學意象,就是由介紹太陽花運動的重要網站「民主在清晨四點」設計者聶永真操刀的。

民進黨也很有可能成功將「第三勢力」政黨給弱化了。黃國昌、陳為廷、林飛帆、魏揚等太陽花運動重要領袖共同參與的時代力量,最近和民進黨走得越來越近。蔡英文最近幾星期以來更親自為他們站台。時代力量立委候選人洪慈庸是在軍中離奇死亡的士官洪仲丘的姐姐,她在台中與蔡英文共用一個競選總部,目前更由民進黨籍台中市長林佳龍為她操盤選戰。就連起初自我定位為「第三勢力」政黨,意識型態上最反對與民進黨合作的社會民主黨(這恐怕正是時代力量自行組黨的最重要因素)如今也開了倒車,民進黨政治人物在社民黨立委候選人李晏榕競選總部的開幕茶會上成了嘉賓。

PhotoCreditAppleDaily圖片:蘋果日報

在蔡英文一如預期獲勝之後,她很有可能採取行動將台灣公民社會的成員納入執政團隊。事實上,我們在民進黨第一次上台執政,陳水扁總統任內也看過這樣的情況,他將非政府組織收編進了執政團隊。這在陳水扁執政後期導致非政府組織一方元氣大傷,因為這些非政府組織不認同陳水扁後期的作為,但它們的力量卻因被當局收編而弱化。

我們會看見同一輪對蔡英文的幻滅嗎?或許我們已經看到蔡英文的某些作為得不到太陽花運動青年好感的早期徵兆。民進黨在 11 月初馬習會於新加坡舉行期間,批判國民黨的聲調明顯減弱,蔡英文隨後更表明當選總統之後有意願訪問北京會見習近平。

說真的,就算馬習會不是在北京,而是在看似中立第三地的新加坡舉行,習近平訪問台北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這引起了一些社運青年對蔡英文的批判,即使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大多數民眾同意兩岸領袖會面。社運青年的感受則是,蔡英文與習近平會面形同背棄了她之所以不同於馬英九和國民黨的那些原則。

換言之,台灣社運青年普遍相信,民進黨和國民黨其實沒有兩樣。人們也都知道,民進黨從未在立法院取得多數席次,只當選過總統,或者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可用資源天差地遠,不只是財務上的,還有國民黨遍及全台灣的龐大人力與無遠弗屆的地方動員網路。可是社運青年很快就想到,民進黨政治人物也有可能像國民黨政客那樣運用政治力量自肥,例如勾結建設公司在都市強拆迫遷進行商業開發。

要是蔡英文到目前為止都能透過「清廉」的個人形象避開大部分針對整個民進黨的批判,那麼,蔡英文在馬英九宣布與習近平會面消息之後也跟著表明有意願和習近平見面,則讓社運青年深感不安,因為這也讓人感受到民進黨就算在兩岸關係上恐怕也跟國民黨沒有太大差別,即使這方面的差異正是人民寧可投票給民進黨也不支持國民黨的主因。

確實,至今世界各國仍有些觀察家執意認定蔡英文跟陳水扁是同一類推動台獨挑起戰端的麻煩人物,只因為她是民進黨主席,同時繼續把國民黨看作維持台灣海峽和平安定的唯一理性選擇,即使蔡英文已經放出大量訊息,表明自己絕不破壞現狀。照這樣看來,蔡英文其實很有可能在對中國關係上採取「國民黨化」的行動,好讓美國及其他強國滿意。

「第三勢力」與民進黨越走越近,如今也引起了社運青年愈益強烈的批判。但在台灣社運人士中間,批判蔡英文個人目前還是更容易引起反彈,至於批判整個民進黨就沒有太大爭議。要是社運青年協助蔡英文上台功不可沒,她的作為卻令他們期待落空,那麼蔡英文在總統任內的施政很有可能會再度讓台灣社運青年元氣大傷。

今年夏天我們見證了台灣社運青年的活力維持不衰,例如高中生佔領教育部廣場長達一星期,不只為了抗議台灣歷史教科書的中國中心化微調,更是直接被學生領袖林冠華的自殺觸發;但是,社運青年與選舉政治之間的關係就是完全不同的問題了。倘若過去這一年是一整個世代曾被看作政治冷感的年輕人踏入政治的開端,蔡英文總統任內的台灣青年將在政治上扮演怎樣的角色,則仍是未定之數。我們看到的會是社運青年延續這一年來堅韌的力道?還是社會運動在與蔡英文的蜜月期過後急速消沉?

No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