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哲霖

Languages:
中文 /// English
翻譯者:王年愷
圖片:US Department of Defense/Public Domain

命運,讓他就是權威

今年的新加坡國慶,是李光耀過世後的第一次國慶,這個由多種族、多國籍組成的五百萬人小國,發生了什麼樣的改變呢?跟以往 49 年一樣,我們不意外看到遊行裡濃厚的激昂情緒與愛國情操,群眾聚在一年一度搭建的舞台旁,看著煙火點燃夜空,將國家的富裕與成究深深烙印在大家心中。

這一切都需要錢,而且還是數不完的錢。假如台灣現在的政府將國家預算花在這種一個月長的秀場上,反對黨一定會馬上指控這一切是鋪張浪費,只是為了宣傳當今政權的政績而已。但是,對於像新加坡這種一黨專政的有錢國家來說,這些顧慮想都不用想。不過,在燦爛光芒的背後,潛藏的是種種被剝奪的人民權利、高度中央集權的政治結構,以及極度的不平等(新加坡的吉尼系數是 73.9,高於台灣、南韓和香港)。諷刺的是,這個一黨專政的國家,背後的政治思想竟然是「社會民主」。

簡而言之,人民行動黨底下的新加坡有著絕世僅見的政治生態。雖然新加坡政府自稱他們是「社會民主」的國家(姑且不論這個標籤根本一點都不對),但我們更應該說這是個顧現實的威權國家才對;畢竟,李光耀高倡用亞洲文化價值來維持穩定,將社會秩序擺在人民自由之前,顯示出這是用現實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多元、多種族國家的難題,而一黨專政的制度讓他從 1959 年掌權到 1990 年,跟真正的民主有著天壤之別。若從社會主義來看,新加坡完全看不到公眾社會真正掌握他們的社會和經濟,因為這一切都由人民行動黨的官僚體系控制。

新加坡的歷史

新加坡在 1819 到 1955 年之間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當時是印度和中國之間重要的貿易港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新加坡在 1942 到 1945 年間曾被日本佔領,戰後交回英國,而 1959 到 1965 年之間又開始享有高度的自治。在 1963 年時,新加坡面臨先天匱乏的天然資源,和不斷成長又需要工作的人口,使得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聯邦成為雙贏的構想。

於是,馬來亞、新加坡、北婆羅洲與沙勞越合併,形成馬來西亞,但這個聯邦充斥著政治差異和種族衝突,並沒有維持多久。新加坡的馬來人不斷被馬來西亞政府刺激,認為由華人佔絕大多數的人民行動黨以不平等的方式對待他們。1965 年 8 月 9 日,馬來西亞國會以 126—0 通過將新加坡逐出聯邦的議案,新加坡也宣佈獨立,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

新加坡的政治結構

新加坡的權力結構是威權、現實、理性和法制政治文化下的特例,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結構上是由上而下的官僚制度,雖然以西敏制的民主國會為藍本,但大部份官職不是人民選舉出來的,而是由官方派任。新加坡由多民族、多宗教組成,讓所有族群在教育、居住和衛生上平等是優先政策。由於這種多元的特性,政府也因而採用徵兵制度,並設定英語為官方語言,讓所有族群有共通的語言。

少數族群可以透過集選區(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 GRC)制度保障國會裡有同額參政人士,但這個制度揭露出新加坡堅守亞洲價值觀之下的矛盾。假如這樣的價值觀,是要建立起一種足以維和的整體認同,那麼這樣的制度無疑是自打嘴巴:假如少數族群的權益真的是掌權者關心之事,那麼李光耀又憑什麼把亞洲價值強加在他們身上?

這還能再衍生到新加坡最重要的特點,也是新加坡政府認為該國效率極高的關鍵:唯才是用的菁英政治。新加坡是一個高度倚重菁英才能的社會:要取得社會地位,必須要有技能、有績效,更重要的是必須對國家(有可能相當程度是對執政黨)忠誠,對國家(或黨國)的政治認同。

新加坡人從小開始就進入嚴苛的去蕪存菁系統,小至十歲的學生就會依照成績分成不同的「源流」,而不同源流的課程內容又不一樣。學生自小開始所接受的教育,是政府「認為」他們適合的教育。這樣的教育方式在亞洲相當普遍:受儒家思想下的科舉制度之影響,國家考試被用來篩選出菁英。

以新加坡的例子而言,人文藝術方面的才能不重要,只有數學、科學等才是重點,因為只有這些硬科學才能讓這座被殖民過的小漁村現代化和工業化。不過,除了這種物質主義的觀點之外,政府之所以重科學輕文藝,真正的重點是要利用人民對人文社會知識的不足:正因這些學科教授的是自主思想和自由意志,政府將之抑制下來就是消除可能釀成反抗權威的力量。這種制度化的過程,處處只以強化國家建設為目標,也只不過呼應了盧梭所言的社會契約:「人身而自由,但處處受縛於枷鎖。」

新加坡每五年會舉行一次選舉,但有史以來一直都是人民行動黨佔國會絕大多數。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包括該黨所囊括的資產、受政府控制的媒體,以及無情打壓言論自由與任何反抗執政黨的行動。

人民行動黨的威權無孔不入,使得人民不但會擔心自己的言論,而且還會因為這樣的壓迫,屈就於他們只有限定的時間、地點可以發表言論。政府對當地經濟的霸權,宛如中國的國營企業,差別只在於新加坡政府即使握有強權,卻依然保持著廉潔的形象。

PhotoCreditJeremyGoh圖片:Jeremy Goh

新加坡自豪之處,在於它是一個極權統治卻又無貪腐的國家;但是一點都不讓人意外的是,政府官員薪資甚高,又享有無與倫比的福利。從另一個觀點來看,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合法」漂白。新加坡總理的年薪高達兩百二十萬美元,相較之下,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年薪才四十萬美元,而中國國家主席習進平的年薪只有一萬九千美元。不過,這樣的給薪策略還是李光耀自己提出來的,而且他在全國演說中還不斷藉此說服國人。在 1996 年的一場演講裡,李光耀說:「掌管上億資金的政府官員,如果領取低薪,便無法避免整個體系出現異常。低薪不能吸引各行各業中成功人士,或是未來可能會成功的人士。低薪只會引來一些虛偽的人,他們有辦法用花言巧語,以公眾服務為名來騙到權力,但一旦掌權本性就會揭露,破壞了國家。」

是故,若要避免貪汙,想當然爾就是支付天文數字的薪水給你的官員;說實在,這樣的作法完全違法了「社會主義」民主國家該有的作為。但是,對新加坡人來說,他們一點都不覺得意外,因為沒有人膽敢反對這的政策,即使是有人高倡「平等只是一個期望;平常並非現實,平等並不實際。」以上這番言論,出自社會不平等加劇之時。無論這個體制是否腐敗,李光耀極善於這樣的仲裁之論,世界各國的領導人無不欽佩。

新加坡的一黨獨大制,以及黨的至高領導人

自從新加坡在 1965 年 8 月 9 日獲得獨立以來,政治圈一直被人民行動黨壟斷。不過,該黨晉升成為執政黨並非易事:人民行動黨早年需要抵控共產黨的威脅,李光耀的政治生涯也曾一度受迫。在此需要對新加坡歷史最悠久的政黨稍微了解以下。如果我們真的要接納這位執政 31 年(1959—1990)的新加坡精神領秀,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在 2011 年阿拉伯之春被推翻的埃及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也才掌權 30 年。

1954 年 11 月 12 日,李光耀與一群受英國教育的中產階級人士,創立了社會主義的人民行動黨。該黨草創時為兩個左派團體的結合,一個「支持社會主義」,一個「支持共產主義」。這個聯盟以英、中雙語,吸引了社會大眾;使用雙語的意義,一方面是要因應大多數說中文的人所關切的政治議題,另一方面是要應對英國的殖民政府。兩支流派共同的目標,是動員當地人口,達到自治,終結殖民。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人民行動黨首次大會時,有超過 1500 位支持者和工會人士參與。李光耀日後打壓異己時,又以反共為名,打壓黨內的左派份子。

PhotoCreditTheStraitsTimes圖片:The Straits Times

李光耀在任期間,新加坡從一個開發中國家,變成亞洲最高度開發的國家之一。但是,在此同時,他也箝制人民自由、打壓異己,並塑成菁英階層偏袒親信、互相勾結的體系。事實上,李光耀對鄧小平的影響甚大,也因此中國在改革開放期間,還師法了李光耀的經濟成長與打壓政策,還派人前往新加坡,學習李光耀自稱特別為亞洲國家發展出來的手段。

李光耀唯才是舉的作法,是要為執政黨挑選並準備好未來的政治和經濟人才,以及維繫對他個人風範的忠誠度,甚至是在他死後依然如此。在李光耀的統治之下,大多數的權力網路由華人掌控,有違承認多種族存在的表面假象。但是,這樣的批評並不是最近才冒出來的:多年以來,新加坡國內針對人民行動黨壓迫的反抗聲浪不斷在增長。不過,在文化相對論的論點之下,李光耀與西方世界達成了一種生存法則,但這樣的法則也引人質疑,如同「台灣與南韓是民主與經濟成長不相違的典範」這種說法一樣。

李光耀下台之後,創造了「內閣資政」一職,以因應政治領導的過渡期,而此一職也只有他一人擔任過。他在 2011 年辭去該職,因為反對黨派奪走了人民行動黨一些國會席次;對李光耀而言,這是一種警示,表示國民不滿他掌控的權力。

新加坡未來何去何從?

在李光耀過世將近半年之後,新加坡的政治環境是否有從他的鐵腕執政下脫胎出來?新加坡人民先天缺乏權利,政府限制自由、控告人民誹謗(像是逮捕 16 歲的余澎杉)的爭議,是否喚醒了社會大眾?

未來有兩種可能的情況。社會大眾有可能會因為余澎杉案所揭露的言論自由受限,投票給更多反對黨候選人,讓他們進入國會。或者,今年國慶日大遊行與紀念李光耀的活動,也有可能更加延續他的遺風。人民行動黨已經掌權超過 50 年,甚至在新加坡共和國創立之前就已經權力在握了。前一次選舉是他們表現最差的一次,但即使是這樣,他們還是握有國會 87 個席次中的 80 席。從這一點來看,人民行動黨可能還因為李光耀過世,在下次選舉增加席次。

maxresdefault (6)余澎杉

雖然新加坡的政治宣傳機器相當頑固,人民行動黨也繼續操控政治,對某些菁英而言,新加坡仍然只是一個剛屆滿五旬的國家。無庸置疑,新加坡見證了世界僅見的經濟成長和現代化,而不論是國家本身或是執政黨在這方面都有功勞。不過,新加坡的人權問題亦無庸質疑,而如果新加坡既為世界識字率和學術研究翹楚,同時又先天缺乏自由,無疑是極大的諷刺。

接下來的選舉對新加坡又是一次考驗,全世界會首次跟新加坡人一樣(或甚至比新加坡人更甚)殷切關注這次的選舉,因為這是掌權一輩子的新加坡國父李光耀過世之後首次選舉。引述李光耀之言:「在新加坡,〔財富與權力〕是兩回事,我們也應該確保這是兩回事。」

編譯按:本篇英文版完成於八月並已刊出。在翻譯的這段時間裡,新加坡已於 2015 年 9 月 11 日進行大選,人民行動黨獲得國會 87 席中之 83 席。

No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