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s:
中文
圖片:Marxists Internet Archive

序:以下摘錄的辯論,是起於破土讀者及紅土文藝作家曾維堂投稿給我們的一篇文章,反駁楊進之前發表的「什麼是社會主義」,以及楊進針對這篇駁文的回應。曾維堂所著全文也可在新時代青年團:社會主義者BLOG 裡找到。

破土絕對歡迎讀者們踴躍投稿、討論,或是對任何破土專欄作家的發表提出建設性的質疑。但是,破土是一個致力於產生新內容的網站,我們並不希望重複刊登已在他處發表過的文章。由於我們在第一時間已經答應曾先生的請求,我們也會遵守我們的承諾。日後,破土會盡快推出有關投稿辯論的導引,敬請期待。

以下為曾維堂於 7 月 17 日星期五發表全文。

 

駁「阿進教你馬克思:什麼是社會主義?」

曾維堂

在「破土」網站上,一個楊進先生所著,標題為「阿進教你馬克思:什麼是社會主義?」的文章,與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看法相去甚遠,於是有了這篇文章。[1] 讓群眾更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無疑是對社運理論的提升,亦是功德一件。然而阿進文中對於社會主義與《資本論》的見解與我們認知的有所落差,尤其是對於馬克思主義的詮釋亦有一些不妥當的部份,推廣科學的社會主義理論理應是美談一件,但是萬一曲解了馬克思主義,將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與以生產力掛帥的「經濟決定 論」混淆,就不見得是好事了,變相與中共官方唱起雙簧,恐怕是為虎作倀。

在《阿進教你》的第二節提及到的「馬克思式的社會主義」,列舉出了幾條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的條件,第一條就是「在資本主義下發展出來的生產資料和科技已經有能力供給整個社會的需求。」這句子,實質上只是片面突出生產力,以及缺乏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的辯證關係,這只是「唯生產力論」的變形而已。何謂「唯生產力論」?  「唯生產力論」認為社會應該以生產力的發展為主,生產力發展了以後,才有建設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認為發展生產力是歷史推進的主要矛盾。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鄧小平走資本主義道路時的說詞「無論黑貓白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這裡的貓指的就是生產力,這個邏輯就是忽視社會性質,不區分資本主義的生產力與社會主義生產力根本上的不同,只要是能夠提高生產力就是好貓。

Deng_Xiaoping_1978鄧小平。

阿進片面突出生產力的說法與鄧小平如出一轍,少談了生產力與生產關係間的矛盾,這無疑是片面錯誤的認識馬克思,照馬克思的說法,生產力是什麼?生產力就是要生產產品所牽涉到的力量,而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就是雇傭關係,是階級對立的社會關係。從生產關係來評準資本主義社會,資產階級擁有生產資料、無償佔有剩餘價值,無產階級出賣自身的勞動力,換取微薄的薪資。資本主義社會中必然存在階級對立,階級是存在對立的生產關係中,歷史發展的推動力是階級鬥爭,而不是生產力的發展。阿進對於生產力狂熱著迷的這點與中共官方理論家不謀而合,無獨有偶的他們都將生產力獨立於生產關係之外,將生產力視為不帶有歷史意義的、中立性的。事實上,生產力與生產關係,與社會形式是不可分割的。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方式中,使用價值作為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使用價值的生產不是為了它的可用性,而是為了交換價值,為了利潤而生產。但是在公社時代,使用價值滿足人的需要,它不透過交換價值來作為中介。單是這點,使用價值的意義就完全不一 樣,因為它帶有社會的性質在裡面,所謂發展生產力,若不考慮發展的社會形式,就毫無意義。

「我們並不苛求馬克思或馬克思主義者知道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上的一切具體情況。這是癡想。我們只知道這條道路的方向,我們只知道引導走這條道路的是什麼樣的階級力量;至於在實踐中具體如何走,那隻能在千百萬人開始行動以後由千百萬人的經驗來表明。」列寧:《政論家札記》[2]

歷史發展的道路固然是崎嶇的  ,但是總有方向可循。而馬克思主義者找尋歷史發展方向的方式,就是從資本主義中找尋其對立的矛盾。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力為剝削體制服務,所以新社會應消滅 剝削體制,同時也要對生產力及生產關係進行革命。很明顯的,歷史的方向並不是像阿進般著迷剝削體制的生產力,還歪曲馬克思的理論為自己的唯生產力論背書。

「最後,讓我們換一個方面,設想有一個自由人聯合體,他們用公共的生產資料進行勞動,並且自覺地把他們許多個人勞動力當作一個社會勞動力來使用。 」《資本論》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3]

《資本論》第 1 卷第一章,馬克思在論「自由人聯合體」,自由人聯合體是馬克思較抽象的在談論社會主義社會,這個論述是非常經典重要的文獻。馬克思對自由人聯合體談到兩個重要的原則,第一個是生產資料的公有制,第二個是按勞分配,這兩個原則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對立面,資本主義社會是私有制與按資分配。生產資料的所有制與勞動成果的分配都是生產關係,可見馬克思在這段論述新社會的經典文獻裡,只提及了生產關係,並未論及生產力。與阿進所介紹的馬克思式社會主義截 然不同。

而阿進更是提到:「馬克思在資本論裡並沒有浪費頁面大肆批判資本主義的險惡和不公,他反而對資本主義下產生的龐大生產力相當的著迷。」這顯然是阿進與鄧小平不區分社會性質的生產力,刻意歪曲馬克思的錯誤說法,馬克思在《僱佣勞動與資本》曾說:「黑人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關係下他才成為奴隸。紡紗機器是用以紡棉花的機器,只有在一定的關係下,它才成為資本。」,馬克思口中這種將人異化為奴隸,冷血而扭曲人性的關係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關係。[4] 阿進怎能扭曲馬克思沒有批判資本主義的險惡與不公?再者,阿進指稱馬克思「反而對資本主義下產生的龐大生產力相當的著迷」,阿進聲稱熟悉社會主義理論,卻忘記了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在資本主義體系內部,一切提高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方法都是靠犧牲工人個人來實現的;一切發展生產的手段都變成統治和剝削生產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發展,成為局部的人,把工人貶低為機器的附屬品」,馬克思並未著迷於資本主義龐大的生產力,而是大力撻伐這種生產力造成的種種悲劇,恐怕被資本主義龐大生產力迷得神魂顛倒的不是馬克思,而是將「唯生產力論」奉為圭臬的阿進。[5]

[1]「阿進教你馬克思:什麼是社會主義?」 https://newbloommag.net/2015/05/23/parson-young-socialism-tw/

[2] 《列寧全集》第32卷

[3] 《資本論》第1卷

[4]《僱佣勞動與資本》

[5] 《資本論》第1卷

以下為楊進對曾維堂文章的回應

楊進

最近紅土文藝的曾維堂先生撰寫了一篇反駁筆者之前發表的「阿進教你馬克思:什麼是社會主義?」質疑筆者對馬克思主義的瞭解程度。首先,筆者對這篇反駁表示歡迎,也樂見台灣社會主義者為了打造一個公開透明的討論做出的努力。希望讀者們能夠在我們雙方辯論裡,更加了解深奧的馬克思主義以及釐清關於馬克思的一些辯論。

但是,曾先生對筆者的種種指控,尤其是筆者對馬克思主義在生產力的分析的扭曲、筆者的「經濟決定論」,以及筆者的理論與中共「唱雙簧」,筆者是完全不同意的。在此,筆者會以幾個部分來描述曾先生自己對馬克思主義的嚴重誤讀,以及對筆者文章本身的扭曲。

曾維堂對於「什麼是社會主義?」的斷章取義

首先,曾維堂以筆者文章中列出的幾條成立成功社會主義的條件,指控筆者「缺乏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的辯證關係,這只是『唯生產力論』的變形而已。」對此,筆者將文章整個段落轉貼如下:

  • 在資本主義下發展出來的生產資料和科技已經有能力供給整個社會的需求。
  •  生產資料在名義上被社會極少數大資本家壟斷,但這些大資本家卻沒有直接介入生產,他們所聘請和剝削的勞工們才是生產的主要動能。
  • 一個經濟絕大部分的生產必須工業化。換句話說,大部分的勞動者們必須以受薪的方式來存活,生產者所有的產品都必須要交給資方。這有別於生產者能夠保留自己一部分產品的農業/封建社會。
  •  社會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的區別(階級意識)越來越明顯。

隨後,曾以筆者一句「馬克思在資本論裡並沒有浪費頁面大肆批判資本主義的險惡和不公,他反而對資本主義下產生的龐大生產力相當的著迷。」抨擊筆者「不區分社會性質的生產力,刻意歪曲馬克思的錯誤說法」。為此,筆者先將整個段落重貼如下:

「馬克思在資本論裡並沒有浪費頁面大肆批判資本主義的險惡和不公,他反而對資本主義下產生的龐大生產力相當的著迷。馬克思運用畢生的精力來設計一個如何能夠運 用這個龐大生產力,但除去剝削和私有財產的社會。馬克思和恩格斯後來結論:真正持有生產力的社會多數(勞動階級)必須要沒收、充公和控制資本階級所壟斷的生產資料,才有辦法建立一個無私產、無剝削、無迫害的社會。勞動階級必須先奪下已經被資本家控制的國家機構,進而運用以勞動階級主導的國家機構的政治力量來沒收被壟斷的生產資料。對於馬克思來說,一個勞動階級主導政府下的社會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社會主義』。」

筆者在曾維堂對於筆者的批判,每一個部分都有立即在後面解釋。尤其是生產關係的部分,已經在 2、3、4 條明顯的補充過。在上述段落中,更是已經強調了馬克思主義框架下的社會主義對於如何去除剝削生產關係,但是維持一個能夠供給整個社會的生產能力的思考,正是如同曾所引用的「自由人聯合體」概念。

馬克思及社會主義必須要發展在資本主義產生的生產力之上的討論

如果曾維堂對筆者關於主流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的論述(而且不是筆者自己的理論),是基於他自己認為社會主義要建立在完全摧毀經由人類歷史,累計至資本主義的生產力上,那曾對馬克思的科學性簡介,出現嚴重的錯誤。

先從曾維堂引用的《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談「自由人聯合體」(這章其實是著重在商品拜物教的討論),曾引用的段落(P.171)兩頁後的 P.173 明確指出:

「這種實際的狹隘性,觀念地反映在古代的自然宗教和民間宗教中。只有當實際日常生活的關係,在人們面前表現為人與人之間和人與自然之間極明白而合理的關係的時候,現實世界的宗教反映才會消失。只有當社會生活過程即物質生產過程的形態,作為自由結合的人的產物,處於人的有意識有計劃的控制之下的時候,它才會把自己的神秘的紗幕揭掉。但是,這需要有一定的社會物質基礎或一系列物質生存條件,而這些條件本身又是長期的、痛苦的歷史發展的自然產物。」[1]

馬克斯所闡述的物質條件,正是經由歷史累積出來的生產力。他更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明顯地提到:

「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裡成熟以前,是決不 會出現的。所以人類始終只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只要仔細考察就可以發現,任務本身,只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2]

這就表示,社會主義的形成,必須要建立在經由物質條件和資本主義自毀,和社會革命下發展出更高、更好的共有生產力,才有辦法供給整個社會。因此,對於馬克思來說,社會主義是比資本主義更上一層、更有生產力、無剝削的經濟體制。

marx-das-kapital馬克思的《資本論》

曾維堂可能覺得筆者指出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生產力的「著迷」與極大興趣,可能有點矯枉過正,有扭曲之嫌。可是,馬克思對於社會主義的論述,就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模式的觀察,並以唯物辯證法的方式探求社會主義社會的可能性。對此,馬克思自己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即馬克思在開始寫《資本論》前,寫給自己的理論整理中清楚地寫道:

「在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資產階級社會內部,產生出一些交往關係和生產關係,它們同時又是炸毀這個社會的地雷。(有大量對立的社會統一形式,這些形式的對立性質決不是通過平靜的形態變化就能炸毀的。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在現在這樣的社會中沒有發現隱蔽地存在著無階級社會所必需的物質生產條件和與之相適應的交往關係,那麼一切炸毀的嘗試都是唐‧吉訶德的荒唐行為。 )」

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也很明確地指出:

「我們這裡所說的是這樣的共產主義社會,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礎上已經發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經濟、道德和精神方面都還帶著它脫胎出來的那個舊社會的痕跡。所以,每一個生產者,在作了各項扣除之後,從社會方面正好領回他所給予社會的一切。」[3]

這些證據應該很明顯的顯示:馬克思構想中的社會主義,是必須要建立在資本主義下發展出來的物質條件上的。

如果曾維堂是從托洛茨基的「不斷革命論」來反駁發展資本主義生產力的必要,那筆者也要提醒:托洛茨基的不斷革命論雖然是提出直接把落後地區跳躍過資本主義來建立社會主義,但是同時必須要有全世界性的社會主義革命,而且革命後的高度發展之「前資本主義國家」,如 1910 年代後期的德國,以他們自己的高度生產力來支援落後國家。曾維堂引用過的列寧也在《國家與革命》中提到革命中保護生產資料的必要,以維持既有發展出來的生產力勞工及整個社會。

如果上述都不是曾維堂先生的考量,那筆者只好斷定他的思路跟世界新毛派如出一徹。新毛派,如秘魯的「光明道路」,認為任何在資本主義下產生出來的東西都對一個新的社會主義毫無益處,因此所有工廠都要炸壞。筆者衷心的希望曾先生的思路沒有那麼荒謬。

對於筆者是「經濟決定論」、「唯生產力論」者的指控

筆者已經提出過筆者文中並沒有完全著重在生產力的證據,不過這裏也是介紹「經濟決定論」給讀者們的一個好機會。

經濟決定論(Economic Determinism)是一種早先對馬克思主義解讀衍生出來的錯誤詮釋。部分人認為,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的分析,會導致一個「整個社會從個人思想到文化都被資本主義控制」的結論。文化思想這方面並不在筆者那篇的範疇內,不過對於這樣的詮釋,恩格斯是有很完整的反駁[5]。所以,筆者不是一個經濟決定論者。

至於「唯生產力論」,筆者承認這個名詞在學習馬克思路途上倒沒聽過,所以就以曾維堂的定義為主。筆者再次強調,筆者並沒有只討論生產力,而不討論生產關係及革命的必要性,在文章中一目了然。簡單在網上查了一下,筆者發現原來「唯生產力論」是當年中國四人幫為了以階級鬥爭的名義來批鬥政敵所發明出來的莫須有政治詞彙,所以這一詞並沒有在世界馬克思主義圈裡流傳。而曾又稱筆者對馬克思的「曲解」跟鄧小平的邏輯不謀而合。其實,筆者的立場是嚴正批判鄧小平將市場經濟重新帶入中國,並推出扭曲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是能夠磨合的理論。但是,據筆者了解,「黑貓白貓」那句話並不是對於社會主義的申論見解,而是為了終止文革時期中國社會對「黑五類」後代的永久性恐怖鎮壓,是終止文革暴亂的一步。

結語

學習社會主義,無非是要維持一個清醒的頭腦和科學性的態度。遇到不同意之處,以公開、理性的辯論來解決是一件利人利己的事。但是我們在學習馬克思的時候,絕對不能機械性的認為馬克思主義是很簡單的黑與白、善與惡的鬥爭。馬克思一生除了對抗資產階級官僚和學者外,更是不遺餘力的和盲目反建制思想家,如蒲魯東和巴庫寧辯論如何了解資本主義,進而發展出正確的革命方針。

希望台灣的有志之士們能夠盡量學習、對話,為日後革命時刻的來臨作出充分的準備,也為台灣和全人類的福祉努力。

[1] 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商品拜物教性質及其秘密

[2]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

[3] 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冊》,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貨幣章,P.106

[4] 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對德國工人黨綱領的幾點意見,第一篇

[5] 恩格斯的完整回應在此https://www.marxists.org/archive/marx/works/1890/letters/90_09_21.htm

No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