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gYin Tsai胡景祥

Languages:
中文 
圖片:蔡英文 Tsai Ing-wen

馬習會後,蔡英文公開呼籲選民用選票來表達對馬習會的意見,她認為馬英九是不民主的,唯一能制裁馬英九的方式就是透過民主程序,她說:「馬總統的說法,已經逐漸悖離了台灣的現狀,無法代表台灣的主流民意。能夠決定台灣未來、決定兩岸關係發展的,只有明年 1 月 16 日的新民意……..我們有很多表達不滿的方式,但最有力量的方式,就是在明年 1 月 16 日,用選票換掉這個政權。」然而,2016 大選真的能夠表達台灣人民對馬習會的憤怒嗎?真的能夠維護台灣在兩岸關係中的尊嚴嗎?恐怕未必。如果我們沒有積極面對台灣的國家框架問題,只是將票投給蔡英文,並不會改變馬習會造成的兩岸局勢。

在馬習會發生之前,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小心翼翼地將「維持現狀」作為其兩岸政策基調,她 5 月 31 日在美演講時,表示此行訪美是傳達兩個主要訊息,第一是「台灣人永遠堅持民主的生活方式………..台灣人有權利選自己的總統,台灣人有權力決定自己的未來」,第二是「民進黨如果明年有機會執政的話,會盡一切的力量,確保台海局勢的穩定…..我們會和周邊的國家,包括中國,保持順暢的溝通,盡最大的努力增進了解、消弭歧見。所以當我說,兩岸政策的重點是『維持現狀』的時候,我要強調的是,維持台海和平與兩岸的穩定發展,將是民進黨執政後的重要目標。」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事實上是從陳水扁當年的經驗、以及上次敗選的教訓中,學到不要被美國人,甚至台灣選民認為自己是個「麻煩製造者」(trouble maker),依後續民調及美國的反應來看,這次民進黨似乎是「通過考試」了。

而在訪美之後,關於兩岸政策的闡述就甚少出現在蔡英文的選舉新聞之中,鐵了心冷處理的民進黨,就連這次馬習會也是如此。自馬習會消息公布以來,她和民進黨僅發表幾次談話譴責,未發起任何組織活動,甚至表示自己願意在「尊嚴對等」、「公開透明」、「不涉及政治」三前提下,與習近平見面。她似乎真心相信她的第一項信念,亦即台灣人民會以民主的方式做出選擇。然而,馬習會已經將現狀從「一中各表」重新定義為「一中」,同時,在重新制憲遙遙無期的前提下,即使台灣人民選擇了蔡英文當下一任總統,仍然不能改變這個「一中」框架。也就是說,現狀已經不是現狀,而且台灣人民無法以民主方式回應這個兩岸事務的巨變,蔡英文所提的兩大信念都不再成立,這樣一來,她的維持現狀、消極處理政策是否還行得通呢?

「維持現狀」一直是台灣主流民意的鴉片膏,各種曖昧字眼不斷成為維持現狀的代用詞,無論檯面上的政治人物舞弄的是「中華民國在台灣」還是「一中各表」,台灣選民始終相信這些內涵天差地遠的詞都是代表著「維持現狀」。但在這次馬習會中,馬英九已經向全世界表達台灣領導人同意「一中」,而非「一中各表」這樣留有空間的方式。中華民國和中國不僅在實質主權上互相排斥,連在概念和論述上都無法並陳,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的空間就這樣輕巧地在短短幾分鐘的談話中消失,未來也無法復生在兩岸關係之間。馬英九創造了他的歷史定位,在他的任內,台海兩岸不再各自表述,兩岸領導人在公開場合向國際社會清楚傳達 One China 的訊息。除非支持兩岸統一,否則所謂的兩岸「現狀」 還能存在嗎?

許多人認為馬英九此行並未得到民意支持,但根據目前憲法仍然只有中華民國這一個中國,就算增修條文使用了「自由地區」的概念,創造「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一中各表空間,一旦沒有了「各表」,勢必要面對一中到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中華民國的問題,現實上,國際社會,甚至多數台灣人民自己都已經不認為一個中國會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在現行憲政體制下,反而沒有生存空間,無法找到自己的土地、主權和人民。

在「維持現狀」的緊箍咒之下,修憲或制憲目前仍不是台灣主流民意,而蔡英文自己也已經宣示要維持現狀,因此即使台灣人民明年極有可能用選票讓蔡英文當上總統,即使這個「現狀」已經被馬習會所改變,她也不能(或不願)修正。也就是說,2016 年台灣即將展現的民主成果,無論是民選總統或是民選國會,都無法讓台灣人民對馬習會後的兩岸政治表達他們的意見。如果僅僅是蔡英文高票當選、泛綠陣營立委過半,只要「維持現狀」這個迷思不破、憲政體制不變,台灣人民對馬習會的不滿都不足以產生至少和馬習會程度相當的影響。

這是一個現實但諷刺的現狀,台灣人民在各種選舉中素來保有高投票率,熱衷參與公共事務,但是台灣人民引以為傲的高度政治參與,卻無法直接對民選總統的重大政治決定表達意見,對蔡英文和民進黨來說,民主原本是維持現狀的民意基礎來源,但是當現狀改變的時候,他們設想由 2016 選舉所展現的民意卻無法將現狀帶到更好的方向,甚至無法至少將現狀改回來,因此蔡英文的兩個信念原本互相支持,在馬習會後卻展現了這兩個信念的互相矛盾之處,同時也表示,台灣人民不能僅僅透過投下神聖的一票,來表達自己的政治意見。

從陳水扁到馬英九,從馬英九到蔡英文,在歷次總統選舉中,台灣人民一直都以投票、換人做做看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國家領導人的施政觀感,但是換人做做看無法表達人民所有的意見,在馬習會這個事件中,甚至無法表達對國家命運的意見。如果不制憲,馬英九的確達成了他的目標:建立一中框架,消除了其他所有台灣未來的可能選擇。即使蔡英文當選,也必須要維持這個「現狀」。

因此我們不能只是期待 2016 選舉送馬英九下台,也不能只是期待民進黨執政就會讓台灣煥然一新(應該不少人抱有同感,不然就不會有第三勢力了)。2016 大選只是最基本的表達意見,無法在根本上反應台灣人民對「一中框架」的不滿;對選民來說,將選票投給屬意的候選人,只是民主責任的開端,民進黨執政無法終結目前這個急統路線,我們不能燃燒 318 之後的熱情,然後將票投給蔡英文就指望天下太平,如果 2016 大選不能表達我們對兩岸重大事務的意見,那麼除了投票以外,我們更應該積極面對國家框架問題,解決一中/一中各表/中華民國/台灣的曖昧關係,才能真正落實台灣的民主價值。

HungYin Tsai is a Ph.D. student living in the US currently working on her dissertation about the history of Taiwan.

胡景祥,現旅居美國並學習成為一個稱職的家庭主夫,想養貓以及養小孩,但現在一個都沒有。

No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