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景祥

Languages:
中文 /// English
圖片:China Post

以「在野大聯盟」為號召的無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其個人與陣營在這場選舉的表現,到目前為止可說令人驚豔。除了主要對手連勝文陣營多次「自我毀滅」式的文宣與發言,以及意圖複製成「宇昌案」卻失敗的「MG149」和「器官仲介」抹黑招術,柯文哲本身獨特的個人魅力及讓人耳目一新的選舉格調,都是讓國民黨提名的連勝文在臺北市選得異常艱辛的原因。

但若探究起最重要的成功因素,當屬「超越藍綠、公民參與」這個核心價值深得人心。依過去經驗,臺北市的選民結構藍大於綠,民進黨在歷次選舉中臺北市的得票率在 35% 至 46% 間徘徊,也因此除非藍軍分裂,否則臺北市長寶座難以脫離國民黨的掌握。柯文哲清楚明白若要在臺北市長中勝選,非得擺脫傳統藍綠對決的框架不可。而柯文哲自決定參選以來,確實在擺脫藍綠包袱上做出很大的努力;他以不入黨,但參與民進黨黨內初選的方式,先取得泛綠陣營代表性,繼而在競選幹部選擇上,努力吸納年輕政治素人、無黨籍甚至藍營背景人士,讓他的在野大聯盟、開放、參與等理念確實展現。還不只如此,他表示,未來若入主市政府,自己絕不會加入政黨,也會要求市府首長退出政黨活動,甚至某些部門的首長,若有黨籍還需退黨才能擔任。這種堅決與政黨保持距離的形象與訴求,成功吸納臺灣社會近來逐漸成長於兩大黨之外的「公民力量」。

這股意圖擺脫藍綠的民間力量,最早應可追溯至野草莓運動,而最驚人的崛起應屬由公民 1985 行動聯盟成功號召二、三十萬人參與的「凱道送仲丘」活動,以及之後的太陽花運動。無論這些運動的發起背景或訴求有多大的不同,但同樣的是,政黨被嚴拒排斥在這些活動之外,政治人物在活動中的現身十分低調,在相關的媒體曝光上也逐漸邊緣化。對一般的運動參與者、支持者而言,政治參與似乎又重新回到自己手上,而且不再被傳統的藍綠兩大黨「挾持」。

hackpad.com_9PJ9f9T4ELL_p.190202_1416285515760_NB                      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圖片來源:ETToday

為何這些社會運動在排除了臺灣兩大政黨之後(當然更精確的說應該是排除民進黨,因為國民黨別說和社會運動站在一起,它往往正是運動所針對反抗的對象),都獲得了空前的群眾支持,這就不得不提到「藍綠惡鬥」這個政治想像。臺灣自脫離獨裁威權統治之後,經歷多年的國、民兩黨大對決戲碼,讓原本應是多元而彈性的各項政治議題、立場,都被僵固於或藍或綠的代表陣營之中。更嚴重的是,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讓很多人視「藍綠惡鬥」為臺灣政治問題的唯一徵結,經濟發展、國家預算、教育、地方財政、立法效率、首長任命等等,只要出了問題,都會被理解為「藍綠惡鬥」。再加上無論是第一次政黨輪替的陳水扁還是第二次政黨輪替的馬英九,都不得民心,陳水扁總統任內滿意度調查曾低至 17% ,而馬英九更是低到只有誇張的 9%,對兩大黨失望的情緒始終瀰漫臺灣社會,也難怪許多人對超越藍綠心嚮往之。

但事實上,如果只把藍綠之爭認知為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對抗,或僅僅是兩方的政治口水、立法院裡的杯葛阻撓,那就對臺灣政治的認識太淺薄。藍與綠的背後,是兩個互相抗爭的政治意識與價值選擇,舉例來說,在國家終極走向上是統一還是獨立、在文化上是認同中華抑或本土、在憲法上是維持現在這個修補版本還是制定新憲法、對威權統治歷史的態度是選擇遺忘還是轉型正義、面對中國是開放門戶或是保持距離等等。今天可以不是國民黨代表藍,不是民進黨代表綠,甚至藍與綠這樣的符碼被替換成黑與白、驢子與大象、花椰菜與豆芽菜都無所謂,重點是上述的政治價值對立始終存在,並需要讓全民充份討論與決定。

當然,我們都希望臺灣政治可以打破兩大黨壟斷,也希望不要只問藍綠而沒有是非,但不希望所謂的超越藍綠是將上述這些嚴肅的價值選擇隱藏甚至消滅。提供一個民進黨的例子作為參考:2004 年總統大選,民進黨推出了一個「國旗國歌競選廣告」,以國旗為開場,背景是女聲的國歌歌聲,這對以臺獨立場起家的民進黨來說,該說是極大的諷刺還是轉變呢?當然我們可以理解,為淡化臺獨立場、吸引中間選民的選票,得在競選策略上做出這樣的調整。但民進黨的中間路線影響所及,不僅自身曾一度陷入臺獨黨綱的存廢討論,更讓臺獨這個政治價值被妖魔化,消失於媒體與社會討論近十年!直到今年太陽花運動之後,才得以重新獲得重視。

超越藍綠,可以是一種積極的政治改造,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一群人,本來就應該試著理性平和地討論對未來的共同想像和願景;但同時,超越藍綠也可能是一種打迷糊仗的虛偽中間意識,將所有亟待討論和解決的政治議題一概棄之不談,以為這就是藍綠和解,這就是共榮共生。作為候選人的柯文哲或許是屬於前者,根據姚立明的描述,他們兩人可以理性地談統獨、談阿扁、談藍綠;但作為選民的普羅大眾,是否真的有所意識?當選票蓋給柯文哲並以超越藍綠作為自我標榜時,心中是否對那些關於國家未來發展影響重大的價值選擇有過深層思考呢?

No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