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展

Languages:
中文 /// English
圖片:吳學展

筆者本次到美國,是受福爾摩沙基金會(Formosa Foundation)之邀,以太陽花運動參與者的身分參加該基金會今年的大使計畫(Ambassador Program 2014)。該營隊為期 12 天,第一週的內容是授課,講者從學者、智庫、到商業協會都有,內容包括台美關係發展史、東亞軍事、世界貿易/協議/組織、中國崛起等,第二週則是計畫的重頭戲,分組至國會各辦公室遊說,為期四天,每組一天約拜訪十個辦公室,整個計畫共計拜訪了將近120個議員辦公室(包括參議院與眾議院)。

筆者在台灣參與社會運動的經驗近兩年,拜馬政府所賜,台灣近年社會運動風起雲湧,公民意識也大幅提升,但能被稱得上是「運動」的議題,通常都屬於國內的議題,例如都市更新、土地開發、勞資爭議、環境保護等,非國內的議題則大多聚焦在兩岸關係。至於軍事、外交的討論,則少見於台灣社會與社會運動者之間,故在第一週的授課過程中,讓筆者非常的水土不服,雖然談的也是台灣的未來,但這些議題對於生活在台灣島上的人而言,實在非常的遙遠且陌生。即便是渴求台灣獨立的運動者,也少將美國、日本等國外勢力放進局勢判斷與運動策略中討論。而此行正巧碰上日本解禁自衛權,以及希拉蕊在台灣雜誌《商業週刊》專訪中警告台灣與中國越來越密切的往來,這些事件對於台灣在東亞的戰略地位及統獨問題上,都有十足的影響力,僅看國內的政治圈、社運圈要如何接球。

此行最具體的收穫當然是建立起與台美人以及美國國會辦公室的關係,但至於在未來,無論是承平時期或「戰爭」時期,除了利用這管道加速資訊的流通,並讓台灣獲得國際聲援外,到底還能做那些更具體、更進一步的工作,則有待大家集思廣益。另外,雖然時有「必要時,美國可放棄台灣」的輿論,但從最近美國與日本對中國的發言與反應,還是看得出來台灣在這其中還是有籌碼的。只是,在要求美國的援助之前,台灣必須先做出決定與表態,美國才有理由跟動機支持,至於台灣該如何在今年年底與 2016 的選舉展現出「台灣不想被中國併吞」的意志,就是台灣社會自己該努力的地方了。

過程中,也聽到許多美國人或台美人對台灣的「想像」,就連許多學者介紹台灣的第一句話就是「東亞的民主國家」,雖然可以理解這是對台灣的讚美,但放到現實脈絡與分析中,這句話恐怕會害慘台灣,「台灣人既然都決定了,我們也不便再多說什麼。」這種說法也常見於美國政府人士之間,但美國無法理解的是,除了許多選舉制度上的不公平,超過百年的殖民歷史,旁有 21 世紀崛起的大國威脅,加上二戰後長達 38 年的戒嚴、國家高度控制社會的統治,以及「其留下來的東西」,例如社會網絡、教育系統、文化、價值觀、未被轉型正義且是世界上僅次於中國共產黨富有的威權政黨國民黨,這些都是使台灣「其實沒那麼民主」的因素。但這些都是美國沒這麼容易理解的經驗,多數人還是僅從解嚴、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去詮釋那個「想像中已經民主的台灣」。

除了上述這些較硬的問題,這次來美國(尤其正好是來 DC)的經驗,更讓我看見美國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形塑其立國的精神:民主。具體來說,像是透由冷冰冰的建築傳遞價值與精神。美國國會內除了辦公該有的硬體之外,還有許多歷史人物的雕像(例如國會主建築的正上方,即是以一名女性平民為主體的雕像,象徵人民至上)、講述歷史故事的畫作,甚至還開放遊客參觀這屬於人民的殿堂;而台灣的立法院近來則因抗議不斷,而遭拒馬與蛇籠無限期封鎖,主建築也僅是從日本時代的一所高中改建而成,也看不見任何具有價值或精神象徵的事物,更未曾聽過開放人民參觀。此外,街道也不乏以各種價值,例如 Independence、Constitution 與民族歷史的重要人物作為命名依據;相較之下,在台北,除了全台灣各縣市都有中正路之外,就是當初國民黨因為鄉愁而以大中國為基底所制定的路名了。

作為一個台灣民族主義者,來到美國最痛苦的事情就是看見他們蓬勃的愛國主義,尤其是在此時此地,4th of July in DC。在 7/4 當晚,國會前的草地舉辦了一場音樂會,時間約一小時,American Idol 的冠軍 Jordin Sparks 也參與表演。當台上唱到 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的時候,全場不分男女老少通通站起來跳舞。完全無法想像中華民國國慶的場合會出現這種畫面。可能跟不擅表達情緒的民族性有關,也可能跟威權習慣有關係:我是統治者,所以需要許多儀式跟排除的手段,來確定我跟你的差別,這是我的國慶,這些節目,例如閱兵,這些軍人是為我而來的,例如歌曲的語言是「國語」,不是你們這些台巴子用的閩南話、客家話或原住民話,你們這些被統治者不需要有這麼多的參與感。在這短短一小時的音樂會中,我感受到這些美國人「以身為美國人為榮」、「我,就是來慶祝國家生日的」的情緒。除了這種一年一度、非日常的儀式外,筆者也剛好有機會前去巴爾的摩看美國職棒大聯盟金鶯隊的比賽,更體驗到美國的愛國主義是在日常中被實踐的。在比賽開始前,球場就介紹了一名正在海軍服役的軍人,而全場的觀眾也以他為國家服務而給予熱烈的掌聲;一個人要願意服役,得要有個自利以外的動機,不然也不會願意投入這個需要「犧牲奉獻」的工作。但同一時間,在台灣,卻是洪仲丘事件滿一周年的日子。

Photo Credit-吳學展圖說:美國人以自由自在的方式在慶祝他們國家的生日。攝影:筆者。

在近代史上得天獨厚的美國,可能很難對小國的處境感同身受,並像他們口中所說的「支持世界上所有支持民主自由的國家」;而身為小國小民的我們,若期望我們國家能夠正常化並獲得更合理的國際地位,必須也將國際政治局勢納進運動策略的分析並執行,但,在國際社會尋求支援之前,還是得先處理國內的民意,才有資格與正當性去跟國際強權談判啊!

No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