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鎮宇

Languages:
中文
圖片:國教行動聯盟

教育部要推動十二年國教,每到升學季節就被罵翻,最近國中升高中職的會考、特招,又是一波高峰。

不少家長憂心,作文怎麼成了關鍵科目,填錯志願會不會高分低就。一陣憂慮之後,「過往的基測、聯考比較公平」似乎成了最可行的出路。

若要講公平,最公平應該是國中升高中職全面免試,以學區制入學,但現況是現有高中職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並沒有夠多、夠好、夠平均分佈的社區高中,家長怎麼能安心,不過在少子化的情況下,學生人數逐年下降,相對花比較少的經費,就可以做整體的教育資源調配,是最有機會做的。

1246.h4教育部。圖片來源:教育部

教育整體資源怎麼分配,這類抽象卻又實際影響每個人的政策,才是攸關台灣教育未來發展的重要核心關鍵。可是這議題對一般家長來說,太遙遠了,光是「我家小孩能讀哪個學校?」這個問題就苦惱不完了,哪有心思去想教育結構、制度的大問題。

有些較有能力的家長集結起來,例如國教行動聯盟,號召家長上街頭,簡單來講,他們的邏輯就是:不理會教育資源現況,想恢復過往的聯考或基測,讓少數人能就讀精英高中。

不過,要走「一次大考決生死」的回頭路,也有一定的難度,痛恨升學主義的家長團體、教改團體肯定跳出來反對。

在全面免試、恢復基測的這兩種極端狀況下,教育部目前推出的十二年國教政策,正是兩種社會力相互抗衡後的合力方向。

主張維持基測的這一派,是高舉維護弱勢之名的精英派,我指的就是國教行動聯盟這群人。這邊就以《你該知道的十二年國教》這本書為例談談他們的主張,此書作者群包括周祝瑛、吳武典等教育學者,他們大致上的立場是1. 維持基測,作為精英高中的入學工具(以李家同為代表),2. 先特招後免試(吳武典為代表),3. 批評一次性升學考試以外的比序項目,諸如體適能、獎懲紀錄、檢定、競賽成績等等,統統反對。

圖片來源:國教行動聯盟

這群人的功課做的不是很足,批評都很空泛,甚至出現基本資訊的錯誤。例如吳武典批評超額比序採計的項目太多、爭議性太高、是「多錢學習」,他提到的比序項目有「ACM」(p.51),如果我沒有誤會的話,他指的應該是「AMC」(American Mathematics Competition),美國舉辦的數學科檢定考試)。吳武典把「AMC」寫成「ACM」,如果不是基本功課做不足,就是出版社編輯在惡整他,故意讓他出糗。

還有,《你該知道的十二年國教》這本書有QA,但過於簡略。書末附上全台十五個招生區的免試入學超額比序表,出現重大編排疏失,出現兩個台東區的超額比序表(p206、p208)。總的來說,這本書參考價值不高,不過倒是可以反應出這些人的觀點,他們打著捍衛弱勢的名號,骨子裡頭其實想要維護精英制。

當然,能夠讀好高中、好大學,誰不想呢?我認為目前社會還是看重文憑的,所以應該放寬限制,讓更多人可以進修。當年教改主張「廣設高中大學」,就是正視人民渴望文憑的心情,呼籲應多設立公立、品質中上的大學,讓更多人可以讀大學。近年許多人批評「七分就能上大學」,認為大學生程度低落,甚至主張說有些人就是適合做工,去讀職業學校就好。

奇怪了,那些七分、十八分讀大學的人,就算程度低落,他就是想取得一張大學文憑嘛,而且廣設高中大學並沒有限縮或關掉台政清大等名牌大學的名額啊!精英學生還是得到很好的教育資源,這些精英學生跟精英家長自己得到一切好處(讀資源豐富的公立大學),卻不准一般學生讀大學(他們可是讀學費很貴的私立大學啊),這種獨占大水庫還不准別人喝一口水的心態,實在讓人費解。

更重要的是,當初教育部並未真正的廣設高中大學,他們只是把一些技術學院就地升格,換個大學的招牌罷了,並未拿實際的資源設立更多的公立大學。

高中也是如此,拿屏東縣跟台北市來對照好了,台北市目前有六十七所高中職,而屏東的面積是台北市的十倍,你猜猜屏東有幾所高中職?答案是二十所,而且多集中在屏東縣北邊。

在這種教育資源不均的現況下,政府沒有大刀闊斧多設立公立高中職,讓每個家庭附近都有一定品質以上的社區高中,卻是花大把經費在做全面免學費的十二年國教。請問這種只在入學制度上做修補、花錢推全面免學費,而不把錢放在提高整體教育資源的十二年國教,怎麼提升整體國民競爭力?

這種情況下,熟悉的說法又產生了,那些有明確技藝傾向的學生,就去讀高職啊,不一定要讀公立高中。這種說法不去面對現有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只是想成為現有升學制度的得利者,這是罔顧整體國民競爭力的片面精英論點。

這就是我們的教育制度,這就是我們台灣的「精英」們所設計、鞏固的教育制度。

No more articles